一、外貌特征
四川藏豬體型微小,被毛多為黑色,少數為棕色,也可見四肢、額部有少許白色者,少數仔豬被毛有黃色縱行條紋,但隨年齡增加逐漸消失。鬃毛長而密,冬季被毛下有絨毛。額面窄,皺紋少,嘴長而直、呈錐形;耳小、直立,轉動靈活。胸較狹,體軀短,背腰平直或微凹,腹線較平,后軀較前軀高,尻部傾斜。四肢結實,趾關節韌帶堅實而有力。乳頭多為5對。
二、生產性能
1、繁殖性能
2003—2009年在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藏豬資源保護場內觀察四川藏豬的繁殖性能,母豬發情周期17~33天,發情持續期3~7天,妊娠期110~124天;公豬2~3月齡時出現爬跨行為。
2.育肥性能
2008—2009年在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藏豬資源保護場內,隨機選擇8頭閹公豬,從2月齡斷奶開始測定其育肥性能,其結束體重為(59.68±0.41)kg,日增重(269.35±6.93)g,料重比4.30±0.10,平均(260.17±6.37)日齡達60kg體重。
對平均宰前活重59.68kg(8頭)
三、品種評價
藏豬體型微小,生長發育緩慢,能適應高寒地區的環境條件,其肌纖維細、肌內脂肪含量高、肉質優良,可作為優質豬育種的良好材料。藏豬抗逆性強,心血管發達,其不同月齡的內臟器官大小與人不同年齡時段的內臟器官相對應,是培養實驗動物的理想素材。今后應在保種的同時,加強基礎研究,達到資源保護與綜合利用的統一。
四、藏豬在哪里去找種?
就近四川地區的,可以到四川這些主產區找藏豬種。
(一)中心產區及分布
四川藏豬主產于四川省的阿壩藏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屬青藏高原,地形復雜,大體可分為高山區、半高山區和河谷區。主要分布于阿壩藏族自治州的黑水、馬爾康、小金、金川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鄉城、稻城、雅江、新龍、德格等縣。
(二)產區自然生態條件
阿壩、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系青藏高原的組成部分,產區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3200m的半山地帶,屬半農半牧區。氣候嚴寒,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氣溫7~12℃,晝夜溫差大,多在12℃以上;無霜期110~120天。年降水量660~680mm,空氣干燥,日照多。農作物多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以青稞、小麥為主;其玉米、馬鈴薯及莞根等,畜牧業以羊、牛、馬為主,其次是豬。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