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烏骨雞如何養殖?
1.溫濕度:育成期的**生長溫度是21℃左右,一般控制在15~25℃,相對濕度**控制在50~75%之間,夏天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2.飼養密度:育成期要逐漸**飼養密度,合理的密度可以避免浪費飼料,**生長速度,飼養的密度應該從第十周的每平方米飼養15只,逐漸減少到第十三周的每平方米7~8只。
3.飼喂砂粒:雞的口腔沒有牙齒,不能咀嚼食物但是有兩個胃,腺胃主要分泌胃液,肌胃收縮力強,飼喂少量砂粒可以幫助肌胃磨碎食物,有利于消化吸收、**飼料利用率。
4.飼喂管理:10周齡開始小雞的育雛料就要換成育成料,育成期飼料配比為玉米63%、豆粕22%、麩皮13%、微量元素和礦物質1.7%、食鹽0.3%,每只雞每天的投喂量為35克左右。
第11周每只雞每天的投喂量為40克,之后每周都增加5克的投喂量,16周以后不再增加,每只雞每天的投喂量為70克,每天投喂三次。
5.體重和均勻度:是育成期的兩個重要指標,影響雞群以后的開產周齡和產蛋率的高低,正常情況下,育成期的平均體重與標準體重相比,誤差應在5%的范圍以內,體重均勻度要在75%以上,一般從10周齡開始,每周抽取雞群的5%進行稱重。
第10周育成雞標準體重是0.2千克左右,第11周時在0.3千克左右,知道18周齡體重應達到0.7千克左右,根據雞的生長情況來調整飼喂量。
6.分群:要及時進行分群,有利于**飼料利用率,種公雞與種母雞按照1::10的比例留作種用,選留發育良好,體質健壯的雞作為種雞。
7.增加光照:光照能刺激性激素的分泌、促進種雞產蛋,從15周齡開始增加人工光照,光照強度要求20勒克斯,每4~5天增加0.5**,17周以后每天的光照時間要穩定在14**左右,人工補光分為兩個時段,太陽下山后和天亮以前。
泰和烏骨雞養殖注意事項
1、掌握料量:正確掌握雛雞飼料量是十分重要的,原則上根據雛雞的生長速度計算進食量。
一般按照1日齡~10日齡為5克/天/只,11日齡~20日齡為10克/天/只,21日齡~30日齡15克/天/只,31日齡~40日齡25克/天/只,41日齡~60日齡30克/天/只,61日齡~80日齡為35克/天/只,81日齡~90日齡為45克/天/只。
在飼喂方法上,料桶喂養量不超過全天飼喂的總量,每天喂3次~5次,喂料量必須每天逐步調整。
2、脫溫:雛雞脫溫應有個漸進的過程,開始時白天不加溫,晚上保溫,讓1周齡的雞群適應自然氣溫后,就可不再加溫,雛雞脫溫的日齡要根據天氣情況而定,一般春季為36日齡,夏季為21日齡,秋季為42日齡,冬季為48日齡左右。
3、適時斷喙:為了防止雞只互相啄咬而造成死亡,其斷喙是一個**的措施。雛雞斷喙一般在9日齡~12日齡進行,斷喙切除部位:上喙從喙尖至鼻孔的1/2處,下喙從喙尖至鼻孔的1/3處,形成上短下長的喙。地面平養雞種用公雞斷喙的長度為母雞的一半,只切除喙尖銳之處,以不出血為度。斷喙注意事項:斷喙應盡量在涼爽時間進行,斷喙前后必須增加適量Vk,斷喙期間料槽內或料桶內盡量加滿飼料,免疫期間不斷喙。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