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第172號公告。公告表示,自2019年5月25日起,各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應對獸用生物制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毒種、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全面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并做好檢測結果報送和后續處置工作。公告還規定了豬用生物制品及相關豬源原輔材料中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方法。
為確保獸用生物制品質量**,防止非洲豬瘟病毒污染相關制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自2019年5月25日起,各獸用生物制品生產企業(以下簡稱“生產企業”)應對獸用生物制品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毒種、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全面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并做好檢測結果報送和后續處置工作。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生產企業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至少應包括以下范圍:
(一)豬用及采用豬源原輔材料制備的生物制品成品及半成品;
(二)豬源毒種;
(三)豬源細胞及相關制品生產用細胞;
(四)其他豬源原輔材料(如組織、血清、胰酶等)。
二、樣品的取樣和處理、核酸提取、檢測,按照豬用生物制品及相關豬源原輔材料中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方法(見附件)或我部批準的商品化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三、對豬源生物材料和毒種的檢測結果應記錄在相應產品的批記錄中,由生產企業歸檔留存;對豬用生物制品的檢測結果,除需記入批記錄外,還應隨批簽發報告報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
四、一旦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樣品,生產企業應立即停止生產,銷毀該批成品、半成品、毒種、原輔材料,進行**消毒,并在24**內報生產企業所在地省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省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應及時組織開展追溯調查,并及時報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同時抄報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對檢出的陽性樣品及相關產品、原輔材料、細胞、毒種等風險物品,生產企業要按要求及時進行無害化處理;經**消毒并對換批的毒種、原輔材料進行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合格后,生產企業方可恢復生產。對在追溯調查中發現的有關情況,省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要按規定進行嚴格處置。
五、生產銷售污染非洲豬瘟病毒的獸用疫苗的,應按《獸藥管理條例》第五十六條“生產、經營假、劣獸藥”情節嚴重進行從重處罰,吊銷獸藥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因生產銷售污染非洲豬瘟病毒的獸用疫苗造成疫病傳播的,還應按有關法律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農業農村部
2019年5月13日
本文來源:農業農村部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