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體及特點
⑴、斜管蟲屬于纖毛蟲,利用纖毛作為運動器官和攝食細胞器的原生動物;
⑵、蟲體大小為20-50um;
⑶、斜管蟲繁殖的適宜水溫為8~18℃;
⑷、形態:
①、昆蟲背部隆起,腹部平坦,前部薄,后部厚,腹部觀一般呈卵形;
②、背面除有橫行剛毛外,其余部分無纖毛;
③、腹部兩側的纖毛線上有纖毛,腹部中部暴露;
④、身體腹部前部和中部有一個細胞口。細胞口周圍有16-20根刺桿,形成漏斗狀口管,與身體垂直軸向左傾斜30度,因此被稱為斜管蟲。
⑸、魚斜管蟲能在短時間內造成大規格養殖魚類大量死亡;
⑹、斜管蟲離開魚體后,可在水中自由生活1-2天,可直接轉移到其他魚體或水體;
⑺、纖毛蟲喜歡富含有機質的水。如果有機污染水中有許多顆粒有機質,纖毛蟲將其作為食物食用。如果“水變”、水渾,底臟,春季晝夜溫差大會經常回到底部,底臟進入水體,容易引起纖毛蟲爆發。
二、寄生部位
斜管蟲主要侵入魚的鰓和皮膚,以鰓和皮膚上的粘液為營養。
三、流行情況
⑴、斜管蟲在初冬和春季很流行,夏秋兩季在適宜水溫12-18℃的情況下比較少見;
⑵、晴天轉雨天氣時,蟲卵會因天氣突變而激活;
⑶、池塘底部水質差,有機物過多;
⑷、當水質偏酸時,池塘。
四、癥狀及病理變化
⑴、斜管蟲以鰓和皮膚上的粘液為營養。
⑵、斜管蟲寄生時,鰓和皮膚受損,刺激皮膚和鰓產生大量粘液,破壞組織或器官,繼發感染細菌疾病:
①、鰓絲分泌大量粘液,會導致鰓絲粘在一起,阻礙魚的呼吸,使魚的呼吸困難;躺下或漂浮在水面上,有時有泥濘的癥狀;
②、魚體又瘦又黑,有很多粘液,不吃東西,慢慢游泳或側臥池底,魚體有水霉癥狀。
可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死亡。
(加州鱸魚感染斜管蟲繼發尾鰭腐爛)
五、診斷方法
⑴、當養殖魚類身體發黑,感覺體表粘液過多,觀察鰓絲蒼白或部分呈淺藍色時,可診斷為疑似血斜管蟲。
⑵、鏡檢:切鰓絲,刮體表粘液;
⑶、鏡檢觀察: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腹部平直,背部隆起的蟲體,也可以看到漏斗狀的管口,因此容易識別和診斷疾病。
六、預防和治療
1、預防措施;
⑴、改善養殖環境:
①、定期改底氧化還原池底;
②、使用生石灰,**水體ph。
⑵、**身體抵抗力:
①、特殊天氣提前使用驅蟲劑;
②水溫低的季節可以改善魚的體質。
2、治療方法:
⑴、硫酸銅 硫酸亞鐵的比例控制在5:2;
⑵、專用藥物。
1、斜管蟲病程急,預防為主;
2、養殖后期定期改底,**發病風險;
3、注意低溫季節用藥**。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