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得水霉病?
1、水溫:水霉病的**個因素是溫度,只要水溫下降到適合水霉真菌繁殖的溫度,水霉病就會開始流行。
2、受傷:水霉真菌一般不會感染無傷口的魚體。如果魚體因拉網、凍傷、寄生蟲等原因受傷,可感染水霉病,爆發水霉病。
3、密度:冬季高密度養殖會使魚體相互傷害,產生寄生蟲病害、壓力等問題。
4、水:春季水體較薄的池塘,或饑餓狀態下的魚類最容易患水霉病。
防治水霉病的措施
1、冬季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池消毒,殺死污泥中的病原包子,**感染疾病的風險。
2、飼料應營養全面,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攪拌百草益甘旦,**魚體抗病性。
3、避免高密度養殖造成擠壓、碰撞和鱗片脫落。在捕魚和運輸過程中盡量避免魚體損傷。
4、當水溫低于15℃時,盡量減少人工操作,防止應激反應,導致擦傷或凍傷
5、長途運輸的魚種放養前后,及時用消毒劑對魚體進行消毒。
6、當池塘出現水霉病時,用百草美凈將整個池塘均勻噴灑,嚴重時適當加量,用每畝米水灑15斤鹽:15斤小蘇打,再撒一遍。
水霉病總是無法**?三大防護措施幫助你做好準備!
加州鱸魚患有水霉病,體表覆蓋灰白色棉絮病變
當魚、蝦皮膚因物理化學因素或細菌、病毒感染損傷時,水霉菌游動孢子侵入傷口,吸收皮膚及其組織營養,細菌和傷口組織細胞纏繞粘附,使組織炎癥、壞死、魚負擔過重、游泳異常、食欲不振,迅速死亡。
海鱸水霉病
寄主死后不久,水霉菌繁殖非常快,因此具有腐生性。它是水生動物的繼發性感染(動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當身體抵抗力減弱時,由新侵入或體內另一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也稱為次發性感染),除魚卵外,魚類水霉病不是原發性疾病,而是繼發性疾病。此外,進一步研究表明,水霉菌是腐生性的,未受傷的魚和正常受精卵不受感染。絕大多數死亡的受精卵都有大量的水霉菌,雖然活卵膜外有少量的水霉菌絲,但細菌絲不能通過卵周間隙進入胚胎,胚胎繼續發育成幼魚破膜,這可能與活細胞分泌的抗霉物質有關。
在實驗室培養條件下,當溫度高于25℃時,發現水霉延長誘發時間,抑制菌絲和動孢子囊的生長。當溫度為15時~17℃時,水霉能迅速進入有性生殖階段,溫度超過20℃時,不能誘發有性生殖。
水霉病爆發時間主要集中在水溫為13~在18℃的冬春季節,有兩個時期需要特別注意。一是華南冬季低溫天氣期,二是北方初春融冰期。在此期間,魚類水霉病發病率高,感染速度快,往往導致大面積減產。“倒春寒”天氣發生在華南地區立春后,也常發生大量水霉病。要特別注意氣泡病、寄生蟲病、細菌病、病毒病、水質問題引起的魚體表面損傷,以及拉網、分篩、搶食過多等原因造成的機械損傷。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水霉繼發感染和水霉。
水霉病在養殖中的治療
禁藥:孔雀石綠是水產養殖中不可避免的**種藥物。早在2002年,孔雀石綠就因其免疫抑制、致癌、致畸、突變、高殘留等毒副作用被農業部禁用。在這里,我想介紹一下“孔雀石綠魚”的特點。魚體表面顏色為淺藍色。一些浸泡在大濃度孔雀石綠溶液中的魚甚至是綠草,可以通過觀察鰭和鰓來區分。一般來說,正常的鰭是藍色的,鰓是鮮紅色的,不會附著污垢,但孔雀石綠溶液浸泡,鰭根是藍綠色的,鰓是白色的,或由于出血和血瘀,紫紅色。
氯化鈉、福爾馬林、過氧化氫、臭氧等。用于防治水霉病,但氯化鈉濃度過高,不能灑在池塘里;福爾馬林對操作人員危害大,對環境影響不利;過氧化氫使用成本高;臭氧還需要相應的制備裝置,使用和儲存都不方便。
晚期水霉病
有學者指出,高錳酸鉀、三氯異氰尿酸、苯扎溴銨、甲醛、聚維酮碘、戊二醛等六種常用水產消毒劑對水霉游動孢子和菌絲的體外作用后,甲醛為18.8mg/L以上對水霉孢子有**的抑制作用,在24mg/L質量濃度下浸泡2h以上對水霉菌絲有**作用,其他五種消毒劑對水霉孢子和水霉菌絲的抑制濃度遠高于實際生產**濃度。
碘伏對水霉的殺菌率超過99%(碘伏對哺乳動物細胞也有一定的潛在毒性),含有1mg/L的**碘濃度。由于絕大多數水霉病存在于淡水中,高鹽限制了水霉病的分布,當Nacl質量分數為1%時,鹽也成為治療水霉病的常見化學物質之一、2%時,水霉的生長**受到抑制,而Nacl的質量分數超過3%時,水霉根本無法生長。
水霉病魚在池塘邊緣停滯
異噻唑啉酮不低于6.25mg//L,尼泊金乙酯在不低于25mg/L的情況下,可顯著**水霉菌絲的生長率,對水霉菌的抑制作用為協同作用。異噻唑啉酮和尼泊金乙酯分別為1.5和6.3mg/L對水霉孢子有**的抑制作用。
近年來,由多種微生物組成的微生態制劑越來越受到水產養殖動物病害防治的重視,在調節養殖環境和控制病害方面發揮了作用。當**微生物制劑濃度增加到8時,在黃鯰魚卵孵化水中μl/L水霉病的發病率為5.82%;當**微生物制劑濃度增加到16時μl再加50分/Lμl/L重氫硫酸鹽后,可極顯抑制水霉病的發生,水霉病的發生率幾乎為0。
**微生物制劑及其增效劑能**控制水霉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保持水益生菌種群數量,穩定水pH值,補充微量元素;二是**微生物制劑抑制水霉病的生長繁殖,盡快恢復池塘中魚類的體質,盡快愈合傷口。高密度虹鱒魚養殖水體采用臭氧和復合光合細菌處理。結果表明,4d后用臭氧處理水體一次,次日5%復合光合細菌可**治療水霉病,1周后用臭氧處理水體一次,次日1%復合光合細菌可**預防水霉病的發生。因此,在水產養殖中,合理使用復合微生態制劑和定期凈化水質,將對水產養殖業的經濟生態效益產生深遠影響。
用電子天平稱取大黃、苦參、五倍子各5倍g,分別放入500mL在燒杯中,根據中草藥和水1∶蒸餾水350的比例分別加入70mL,用紗布蓋上燒杯,浸泡24h,加熱,水沸騰后,用小火煮45min,期間不要停止攪拌。用紗布過濾藥液,然后過濾,然后加熱濃縮,直到剩下的20mL,此時藥液濃度為2.5mg/mL。稀釋原液的濃度為1.00、0.5、0.3mg/mL。此時生產的每種藥液分別為1.0、0.5、0.3mg/mL三種濃度。消毒滅菌藥液。24℃恒溫培養箱0.3mg/mI大黃
苦參1mg/mi 混合1mg/mi五倍子(藥物含量)各1mi,對水霉抱子有極好的抑菌作用。此外,黃芩乙酸乙酯提取物對水霉菌絲的生長也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魚卵水霉病
水霉是孵化過程中最常見的細菌,感染速度快。如果你不小心,整個池子里的魚卵都會受到影響。一般來說,在魚卵孵化過程中,這些因素會導致水霉。前面說過,水霉菌是腐生性的,不受傷的魚和正常受精卵不受感染。絕大多數死亡的受精卵都有大量的水霉菌,雖然活卵膜外有少量的水霉菌絲,但菌絲不能通過卵周間隙進入胚胎,胚胎繼續發育成幼魚破膜。一方面,水霉病會導致魚卵全軍覆沒。另一方面,活卵不會感染水霉病,可以發育成幼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魚生下的卵都死了?
事實上,魚卵的孵化需要大量的氧氣,在孵化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卵子沒有受精或正常發育而死亡,水霉很快就會在這些死卵上生長。由于水霉菌的外菌絲很長(可達5-10毫米甚至更長),它會避免周圍卵子的水流,導致避免卵子缺氧死亡,然后水霉菌在這些死卵上迅速生長,長出更多的頭發來避免更多的卵子。這種惡性循環會導致所有卵子在幾天內死亡,導致孵化失敗。
主要原因如下:
1、孵化用水中含有水霉菌,孵化前消毒不**。
2、親魚體質差,卵子質量差,先天不足,胚胎容易死亡。
3、魚卵受精率低,死亡后容易感染水霉,周圍正常魚卵迅速擴散感染。
4、水溶解氧不足,導致孵化過程中魚卵缺氧死亡,水霉感染。
5、水質不好。
6、水溫過低,增加了水霉感染的時間。
7.溫度變化過大,導致胚胎畸形和死亡。
魚卵水霉病的特點:
1、水霉病在流水孵化過程中**減少。
2、對浮性卵的影響較小。
3、對粘性卵影響很大,可導致全軍覆滅。
控制魚卵水霉病的方法:
1、孵化前,對孵化器和孵化器進行**消毒。建議使用聚維酮碘或復合碘溶液或用沸水燙傷。
2、受精后卵的布置應均勻,在布置前用3%-5%的鹽水浸泡約3**。
3、在孵化過程中,應管理水質,調整水溫,提供足夠的氧氣,可用微流水孵化。盡量避免水霉菌的溫度,水霉菌對溫度的適應范圍為5~26℃,繁殖溫度為13~18℃。
4、加強管理,發現少量魚卵感染水霉,及時采取措施,舊方法可使用鹽和小蘇打按1:用量使用,市場上的硫謎沙星、爛鰓腐皮康、水霉凈等產品也非常**。
5、養親魚,**精卵質量,**受精率,受精后清洗卵子,去除過多精液。
6、附著在魚巢上的魚卵密度不宜過大,盡量分布稀疏,條件允許的話,盡量去除死卵。
7、使用一些藥物來減少水霉病的影響:每6-8**灑一次淡藍色的亞甲基藍溶液,使水呈淡藍色,直到出苗。
預防水霉病
針對水霉病的病因,預防無非是減少傷口的出現,適量喂養,增強體質,穩定水質,防凍防蟲,注意消毒。以下是一些具體措施。
1.用20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消毒池底過多淤泥。
2.避免魚類在臨時養殖高密度條件下相互擠壓和碰撞鱗片。
3.在捕魚和運輸過程中盡量避免魚受傷。
4.合理控制放養密度,在單位面積內適量放置魚苗,確保魚的活動范圍。
5.放養前用“聚碘”或“硫醚沙星”浸泡20~30**,放養后用“硫醚沙星”消毒整個池。
6.早期注重肥水,增強魚體質,**魚體抗病能力。
7.注意堵塞進水口,或在進水口遠處堵塞,防止魚在進水口聚集和劃傷。
8.當水霉病爆發嚴重時,對整個池進行消毒,用藥后穩定水體,防止新水再次進入致病菌。
9.做好寄生蟲**工作,防止寄生蟲(如車輪蟲、指環蟲、中國魚等。)對魚體造成損傷,并被水霉孢子侵入傷口。
10.在春季池塘喂養完全腐爛的肥料,避免喂養過多的誘餌,避免為水霉提供生長環境。
11.池水應肥瘦適宜,適量投放青草和營養豐富的飼料,避免魚類營養不良。
12.在捕撈和運輸過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與魚體劃傷,防止魚體受傷進入魚塘。
13.加強淡水魚養殖過程中寄生蟲的防治,按一定比例投放藥物。如果水池和魚體中發現寄生蟲,應及時治療或捕撈。
14.在寒冷的冬天,水容易結冰,需要適當注水,增加池塘水位,捕魚時要小心凍傷魚體。
15.養殖過程中,一旦發現死魚或水霉病嚴重的活魚,應及時清理魚塘,避免感染其他魚類。受重傷的魚可以被隔離,并適當注射硫酸鏈霉素。
16.當水溫較低時,盡量減少人工操作(如注射疫苗、反復放射疫苗等。),以防止緊急反應,導致擦傷或凍傷。
17.盡量增加水深,有利于**冷流對水溫的影響,水質易穩定。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