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貓白血病
該病是由貓白血病毒所引起的白血球減少癥;在貓所有的傳染病媒中,此病毒是傳染性高的一種,即使是與患貓接觸一次**傳染此癥。
其臨床癥狀包括體重下降、貧血、發燒、齒齦炎、下痢等。由于程度不同,診斷非常困難,必須借助血液檢查來判斷。貓白血病模式與人類愛滋病毒類似,均會引發免疫抑制作用,并導致淋巴瘤、血、貧血、腎功能不全等,此病毒也能以靜止狀態在貓兒骨髓中潛伏數年后再發病。雖然幼貓對此病較為敏感,但此病卻能感染任何年齡、品種、及性別的貓。
防治:目前尚無**的防治方法,若經血檢判定為陽性的貓須隔離以避免傳染其它貓咪,可疑的貓兒亦須隔離反復檢查以便確診;酒精、沸水、石炭酸等消毒劑皆可將本病毒消滅。
二、貓披衣菌肺炎
由鸚鵡披衣菌所引發之高傳染性疾病,主要造成貓的肺炎。初期顯現之臨床癥狀為結膜炎,之后則伴隨有發燒、嚴重的流淚、而且眼分泌物會變成濃狀;亦會出現鼻炎癥狀,包括:鼻分泌物增加、打噴嚏、鼻蓄濃等;后期的臨床癥狀為化膿性肺炎,會因氣管和肺泡內之分泌物過多而造成呼吸困難及肺水腫。全部病程約持續30天。在感染后30日以上,仍可在病貓的結膜和肺發現此病菌,故病貓即使痊愈亦會持續傳染病菌。
防治:疫苗可在8-10周齡給予劑,于12-14周齡給予第二劑,爾后每年補強一次**。新生幼貓通常從母貓的乳汁得到抗體而獲保護,母貓應在生產前先做疫苗免疫。當母貓乳汁中的抗體消退后,為持續并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應早在幼貓接近八周齡開始施予一系列的預防接種直到四月齡;而終身的保護,則是以每年補強的接種方式來持續。
三、貓瘟
由貓小病毒引起之飯白血球減少癥,傳染性極高,毀滅性也極高。該病一般以接觸傳染為主,亦可經由吸血昆蟲或蚤類傳染,幼貓易感染此癥;臨床癥狀為厭食、抑郁、精神極差、高燒、持續性嘔吐、深褐色血痢,后因白血球數急劇減少及出血性腸炎造成脫水和失血而死亡,死亡率約25-75%。
本病毒十分頑強,甚至會穿過胎盤傳染給幼貓。
防治:目前對于貓瘟并沒有直接**的藥物可供治療,然而它并不是不可**的疾病!一旦確認貓咪感染貓瘟,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其他貓咪隔離,接著就是補充營養,像是打點滴、給予一些抗生素避免持續地感染;只要提供貓咪足夠的熱量和營養,提升免疫力,通常7~ 10天左右,貓咪體內就會慢慢培養出抗體去對付貓瘟,如此一來就有康復的可能。
雖然貓瘟的傳染力極高,但好消息是貓瘟預防針的效果非常好。因此還是要提醒大家一定要定期幫貓咪施打預防針,**不要認為貓咪完全不出門就忽略預防針的重要性。
四、貓卡里西病
貓卡里西病毒主要侵犯貓的上呼吸道,造成支氣管性肺炎或肺泡性肺炎。臨床癥狀有口舌部潰傷、發燒、抑郁、厭食、打噴嚏、流口水、眼和鼻分泌物增多、肺炎等,與貓鼻氣管炎的癥狀相當類似,臨床上很難區分。病程約1-4周;感染率高但死亡率不一,高可達30%。15周齡至六月齡之幼貓若感染此病,則會呈現病毒性肺炎,而因呼吸困難而死;有些則出現神經癥狀。
防治:卡里西病毒會持續存在環境中一個月,一般的消毒水很難消滅這種病毒,氯系的消毒藥才比較**,因此可以用5%的漂白水,以1:32稀釋來消毒環境才可以。日常多消毒,防患于未然,如果一旦發現貓咪的情況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解決問題.
五、貓鼻氣管炎
由貓包疹病毒所引起之高傳染性上呼吸道疾病,貓常發生此病。一般以接觸或飛沫傳染為主,主要的臨床癥狀有高燒、抑郁、咳嗽、打噴嚏、眼睛畏光、結膜炎,以及角膜、舌、口蓋等部位潰傷,故可見水液性眼分泌物及鼻分泌物大量增加,繼發性的細菌感染使分泌物便成黏液濃樣。分泌物會傳染病毒;懷孕母貓若感染此病,則病毒會經胎盤感染胎兒,甚至造成流產。
防治:貓病毒性鼻氣管炎病又稱為傳染性鼻氣管炎,目前尚缺乏較好的治療方法,只能對癥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對病貓應用廣譜抗生素可**地防止細菌繼發感染,防止後遺癥的發生。
目前市場已有預防貓鼻氣管炎的弱毒苗,該藥劑可單獨應用也可與貓杯狀病毒弱毒苗共同應用,還可與貓泛白細胞減少癥及貓衣原體肺炎疫菌共同應用,其效果均較好。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