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關于生豬行業的發展,一號文件主要提到以下幾點。
1.統籌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調控。
落實生豬穩產保供省負總責,強化以能繁母豬為主的生豬產能調控。嚴格“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將“穩定生豬基礎產能”目標細化為“強化以能繁母豬為主的生豬產能調控”。將全國能繁母豬數量穩定在4100萬頭的正常保有量。只有產能不大起大落,才能**價格的穩定,保障平穩生產。據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末能繁母豬存欄量4390萬頭,相當于正常保有量的107%,產能大幅增加,處于黃色區域,屬于近九年能繁母豬存欄**的年份。能繁母豬是整個生豬產業鏈之根本,2022年母豬供應量充足,也就意味著未來一年生豬供應量相對飽和,盈利情況有限,因此加強能繁母豬調控,細化到省份,方可達到行業平衡點。
2.一號文件提出,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加強旱澇災害防御體系建設和農業生產防災救災保障。健全基層動植物疫病蟲害監測預警網絡。抓好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常態化防控和重點人獸共患病源頭防控。提升重點區域森林草原火災綜合防控水平。
非瘟防控逐步常態化,無論是非瘟疫情嚴重性還是處理方式均不斷得到提升。養殖端通過歷史經驗,不斷加強從根源防控,而且多選擇及時拔牙處理,規范防控手段,確保畜禽養殖**及穩定生產。
3.一號文件強調,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
完成全國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構建開放協作、共享應用的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評價機制。全面實施生物育種重大項目,扎實推進國家育種聯合攻關和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我國種豬約有九成以上從國外引種擴繁。受高生長速率、高瘦肉率等指標為主的需求導向影響,國內養殖行業長期依賴國外引種,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畜禽種質資源**。為此,要培育中國特色的種豬種質資源,擺脫長期依靠國外引種的局面。
4.一號文件要求,發展現代設施農業。
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推進畜禽規模化養殖場和水產養殖池塘改造升級。
生豬養殖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而且規模化占比得到提升,2022年全國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占比60%以上,集團場發展尤有迅速,截止到2022年末,預計前20養殖集團的出欄量占比全國達到25%左右,集團場整體保持擴張勢頭,2023年出欄計劃仍在繼續增長,行業集中度穩步提升。
5.一號文件提出,加快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技術推廣應用,推進水肥一體化,建立健全秸稈、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畜禽糞污等農業廢棄物收集利用處理體系。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和觀測試驗基地建設。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監測制度。出臺生態保護補償條例。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