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所謂非洲豬瘟“候選疫苗”?疫苗真的快要誕生了么?
答:“候選疫苗”是疫苗研發前期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中試生產和臨床實驗的原料。疫苗誕生的可能性在增加,但預期時間并未**。
據中國之聲報道,今天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進展通報會上獲悉,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自主研發的非洲豬瘟疫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分離了我國**株非洲豬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細胞分離及培養系統和動物感染模型,創制了非洲豬瘟候選疫苗,實驗室階段研究證明其中兩個候選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性和免疫保護效果,臨床前中試產品工藝研究初步完成。
根據我們的了解,所謂“分離毒株”、“創制候選疫苗”都屬于疫苗研究的臨床前階段。從“分離毒株”到“創制候選疫苗”的過程相對容易,但從“創制候選疫苗”到臨床實驗成功則需要更多的研發投入。此前國外的疫苗研發也基本在臨床研究階段才發現諸多難以攻克的復雜問題。因此,“創制候選疫苗”僅僅是疫苗研發中的前期、階段性成果,也是科研工作者努力之后的必然結果,距離成功研制疫苗還有很長的距離,后期的臨床實驗則有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
因此,“創制候選疫苗”仍沒有改變我們前期對于未來非洲豬瘟蔓延趨勢、生豬產能去化、生豬行業轉變的相關判斷。
獸藥研發通常分為四個階段,一般需要3-8年時間:
1.發明發現階段:集中于生物病理學、藥理學研究——豬瘟病毒的分離和分析;
2.非臨床(臨床前)研究:證明藥物的**性和**性,開展原料藥與制劑的中試生產,此階段用實驗動物進行實驗——所謂“創制候選疫苗”則處于當前階段;
3. 臨床研究階段:該階段又可細分為三個階段:
1期臨床:確定靶動物的**性和疫苗的**性
2期臨床:劑量確定實驗,健康靶動物對照實驗
3期臨床:劑量驗證實驗,指定區域靶動物隨機對照實驗
臨床階段完成之后,根據相關程序,可提交獸藥注冊申請。
4. 上市后階段:完善生產制造工藝與質量控制標準,開展上市后不良反應檢測。
疫苗研發的最關鍵、風險和困難**的階段,尤其是對于非洲豬瘟來說,是臨床研究階段。此前歐洲創制的減毒疫苗也是在臨床階段發現具有副作用、不能阻絕傳染等問題。
除了農科院發布研究進展之外,國外的非洲豬瘟研究也沒有停滯。歐洲科學家最近在口服疫苗上取得突破,在野豬實驗中成功阻斷了豬瘟的傳播。去年8月,西班牙的科學家們通過構建重組病毒的方法,同樣制備出了一種能夠**防控ASFV感染的弱毒活疫苗。但這些疫苗都處于初步研發階段,或僅對部分基因型的豬瘟**,距離能夠商業實現仍然較遠。
疫苗研發進度請關注:中國農業科學院、Centre de Recerca en Sanitat Animal (CReSA)
參考文獻:
First Oral Vaccination of Eurasian Wild Boar Agains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Genotype II,journal Frontiers of Veterinary Science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protection mediated by NH/P68 andNH/P68 reco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