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怎么養殖?
1、飼喂管理
對于剛投放進養殖海域中的鮑魚幼苗,主要以海藻為主,還可以結合實際飼養需求,向鮑魚幼苗投喂龍須菜石莼等所餌料。同時,還要混合飼喂人工餌料。在9~11月三個季節中,海藻類餌料一般比較缺乏,這時主要以人工餌料為主,同時還可以將曬干后的海帶經過充分浸泡粉碎之后投喂鮑魚。在飼養過程中如果投喂的餌料以海藻為主,那么餌料投喂量應該適當增加,**鮑魚有充足的餌料食用。一般情況下,鮑魚幼苗每隔4~6天投喂一次,餌料投放應該根據鮑魚總量的90~120%的比例投入,將殘餌控制在15%~20%之間。在鮑魚飼養管理過程中,餌料投放是否科學,投喂量是否充足是決定鮑魚生長速度和成活率的關鍵因素。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表明,**餌料的新鮮性,對促進鮑魚健康生長有著很大幫助。新鮮餌料能夠**鮑魚喂養質量,從而更好提升鮑魚的抗病能力,**幼苗的成活質量。在具體飼養過程中應該結合鮑魚個體大小和海水溫度,科學調整餌料的投喂量。
2、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要經常檢查籠架,木橛、根繩、吊繩、浮漂及吊墜石。如發現有纏繩現象要及時解決,特別是臺風來臨之前要詳細檢查**養鮑設施是否牢固。要隨時清除籠壁或籠內貝類和雜藻浮泥,特別是固著在鮑魚殼上的牡蠣、貽貝、藤壺、海鞘、苔蘚蟲及海葵等。這些敵害生物大多能固著在網籠和鮑殼上,造成鮑魚籠透水性下降,影響鮑魚的行動和生長,致使鮑魚難以攝食,瘦弱而死亡。目前對這些敵害生物,主要采取以預防和人工清除為主。防是在掌握其繁殖規律的基礎上避開它們的附著盛期,也可用藥物涂料進行防除。人工清除是用橡膠棒輕打鮑籠上的雜藻和貝類,橡膠棒不損傷網籠,剩下打不掉的固著在鮑魚殼上的貝類用小鐵鏟清除干凈,此外每次出海后要突擊清洗籠內浮泥,以防浮泥堵塞導致死亡。
鮑魚育苗時餌料尤為重要,且必須提前準備,在幼蟲采集前需將采集器預先附上底棲硅藻或置于扁薄培養池內浸泡數天,然后將這些帶有附著性硅藻和單胞藻的采集器移入幼蟲培養池中采集面盤后期的幼蟲。在育苗過程中要不斷加強藻類培養,除在幼蟲培養池內加入適量的營養外,同時加強光照,以促進底棲硅藻繁殖速度,使底棲硅藻繁殖數量與幼蟲或稚鮑的攝食量維持平衡,因此需要不斷加入肥料,如果基本餌料不足,換水后應補充餌料或更換餌料板,以滿足幼蟲攝餌量。鮑魚餌料主要是海帶、裙帶菜及石莼,其次是馬尾藻、鼠尾藻、褐藻或紅藻等。在淺水區飼養的鮑魚,每只每天能吃數十克小海帶。鮑魚的食量隨季節而變化,一般水溫較高的季節吃得多。投喂時首先要除去殘餌,洗刷鮑籠內的浮泥和附著物,為鮑魚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投喂量按鮑魚攝食情況而定,一般按鮑魚體重15%~20%,投喂次數為3~4月份每8天投喂1次,4~6月份每5天投喂1次,6~7月份每7天投喂1次,7~9月份每10天投喂1次,9~12月份每7天投喂1次,12~3月份每15天投喂一次。
鮑魚喂什么長得好?
根據鮑魚的生長需求選擇不同規格的餌料投喂,新鮮細嫩的海帶、裙帶菜、龍須菜是鮑魚比較喜歡攝食的,投喂前餌料選擇處理要認真,投喂量應根據需要及時調整。鮑魚育苗場中應篩選并定向培養適口、附著性強、營養豐富的底棲硅藻的藻種,鮑苗附著以后,若底棲硅藻數量不足,可以采取施肥措施促進底棲硅藻的生長繁殖,避免基礎餌料生物不足而造成鮑苗托班死亡。還應該加強鮑魚養殖專用全價營養配合飼料的研究,開發具有誘食、促生長、抗菌防腐功能的添加劑,研制質量高、吸收性好并有助于**免疫功能的綠色環保型飼料。優質高效飼料的合理使用對于**我國鮑魚養殖產品的質量、**成本、減少疾病、防止環境污染、**經濟效益等具有決定性作用。
投喂人工配合飼料,前期可用粉末狀餌料,后期改用片狀餌料。選擇好的人工配合飼料對高密度養殖非常重要,選擇好的人工配合飼料主要有以下依據:
1、內在質量:營養全面、平衡、充足。包括蛋白質含量充足且氨基酸平衡;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能量滿足鮑魚各階段的生長需求;飼料誘食性強,易于鮑魚苗攝食、消化吸收、使鮑苗**生長,個體均勻,成活率高。
2、感官質量(加工工藝、配方、原料):水中穩定性好,含沙量低、不得霉變、酸敗;無不良氣味、適口性佳。
3、投喂管理 :由于現代化養殖過程中放養密度較大,單靠天然餌料生長慢、周期長,因此投喂營養全面的配合餌料是十分必要的。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