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斯牛常見病
1、安格斯牛焦蟲病
牛發病后,體溫高達40.0~41.5℃,多為急性,呈稽留熱,精神沉郁,喜臥,心跳、呼吸加快,食欲減退,腸蠕動及反芻弛緩,部分伴有便秘、腹瀉現象,發病2~4d后,病牛迅速消瘦,貧血,排有特征性的血紅蛋白尿,眼結膜黃疸,食欲廢絕,四肢無力,心跳和呼吸都呈現出較嚴重的癥狀。
2、安格斯母牛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母牛產后的一種常見病,一般母牛在分娩后,胎衣在12h內不能自然完全排出**定為胎衣不下。
為了使母牛胎衣不下癥得到**治療,需要從營養、本土適應、飼養管理、飼草料調制技術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預防與治療。
3、安格斯母牛繁殖障礙疾病
安格斯繁殖母牛群中經常遇到母牛不能正常發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礙。引起母牛繁殖障礙原因很多,一年四季均有發生。
4、安格斯犢牛肺炎
犢牛肺炎是導致犢牛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主要以斷奶犢牛為主,嚴重影響養牛業的發展。
5、安格斯犢牛腹瀉
對患病犢牛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一旦發生疫病,在未使用藥物前就進行病料送檢,可以****率;
在冬季,加強犢牛舍或產房保暖工作,并對犢牛進行隔欄補飼,圈舍定期消毒,包括工作人員、牛場圈舍場地等環節的消毒。
安格斯牛怎么養?
1、飼養管理
早期補飼適量精料和干草,可促使犢牛瘤胃發育, 促進生長發育。據測定,進行早期補飼、4月齡斷奶的犢牛體重可達130千克左右, 比不補飼的犢牛體重增加15-20千克,頭均凈增收200元以上。
一般要求,出生2個月以內的犢牛,飼喂鍘短到2厘米以內的干草,出生2個月以后的犢牛,可直接飼喂不鍘短的干草。建議飼喂混合干草,其中苜蓿草占20%以上。2月齡犢牛可采食苜蓿干草200克,3月齡犢牛可采食苜蓿干草500克。
另外,要保障安格斯牛有自由飲水的條件。備注:精料配方為玉米55%,麩皮19%,豆餅(粕)5%,棉仁餅(或棉粕)5%,胡麻餅5%,花生餅3%,葵籽餅4%,磷酸氫鈣0.5%,碳酸鈣1.5%,食鹽1.0%,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添加劑1%。
2、繁殖管理
(1)母牛的發情時間在凌晨到早上發情的居多,發情表現為母牛不安定、躁動、牟叫,流透明黏液,成玻璃棒狀、公牛或其他母牛跟隨追攆、接受爬跨。
(2)配種全部采用人工授精。在看到母牛接受爬跨停止后10個**配種。早上發情的下午傍晚配種,下午發情的第二天早上配種。
(3)孕檢工作在輸精后35-40天由技術人員使用B超進行妊娠檢查。
3、防疫
加強營養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同時及早預防接種增強特異性免疫等。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