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診斷
1、初步診斷
從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上,做出初步判斷。
1)臨床癥狀
患病豬只精神沉郁,體溫升高40.5~42.5℃,反應遲鈍,食欲下降或廢絕,咳嗽,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體表皮膚發紅或蒼白,耳尖發紫,眼瞼水腫,部分病豬出現起立困難,行走緩慢或不愿站立,跛行,四肢關節腫大,共濟失調,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劃水樣;有時也會無**癥狀而突然死亡,如天氣驟變等。病豬喜臥,不愿站立,行走緩慢或呈犬坐樣,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部分病豬發紺;四肢及腹部皮膚發紅;部分病豬出現下痢、皮毛蒼白貧血,尿液顏色呈茶紅色;也有的豬可以耐過急性期,但會表現出慢性關節炎、腦膜炎等,耐過急性期的豬有的因為腹膜黏連而引起腸梗阻等胃腸道疾病。慢性病例多見于保育豬,主要是食欲不振,咳嗽,消瘦,背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
2)剖檢變化
剖檢病死豬尸體可以發現有漿液性和纖維素性的胸膜炎癥狀,部分會出現腦膜炎。這些部位損傷數量不同,會在胸腔、腹腔、關節腔等地方產生黃色、淡紅色的液體,和空氣接觸后會凝結成果凍狀,四肢關節發熱,發炎。
2、實驗室診斷
將病豬送至實驗室檢驗,進行涂片鏡檢,分離培養,藥物試驗等一系列操作后,能夠了解到豬的漿膜、肺、器官等部位都有革蘭氏陰性菌,有球狀、長絲狀、短桿狀等等形態,而且以短桿狀為最多。美藍染色呈兩極著色。從發病豬身體上收集病料,進行巧克力瓊脂平板接種,會形成光滑突起的菌落,半透明狀,顏色淺灰,直徑在0.5~1.0mm,涂片可觀察到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表現出絲狀。
臨床中結合癥狀,實驗室檢驗,解剖結果可以進行綜合的判斷是否屬于副豬嗜血桿菌病。
二、副豬嗜血桿菌病怎么治療
1、隔離病豬,用大劑量的抗菌素進行治療,口服抗菌素進行全群性藥物預防。
2、重視防暑降溫,嚴禁使用腐敗變質的飼料,注意對病毒類疾病的免疫預防,**豬的免疫力,以自繁自養為主,如果確實需要外購仔豬的,要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牧一多維減少應激,如果給仔豬做斷臍,剪牙,斷尾,閹割等要做好器械的消毒,給懷孕的母豬用不同的抗生素,避免形成耐藥性,減少仔豬斷奶,換圈所引發的應激。
3、一旦發現癥狀,必須盡快治療,不要局限于治療發病中的豬,要對整個豬群用藥,可以在飼料中拌上替米考星,連用一周。對個別沒有食欲的豬,可以注射林可霉素,大觀霉素和清開靈,如果有其他癥狀的,需要根據相應的癥狀進行治療。
4、因為控制本病的發生發展和耐藥菌株出現,應進行藥敏試驗,科學使用抗菌素;大多數血清型的豬副嗜血桿菌對頭孢菌素、氟苯尼考、磺胺、強力霉素及喹諾酮類等藥物敏感。
三、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治療方案
方案1:隔離病豬,進行對癥治療。
1、使用抗生素治療,恩諾沙星注射液+強效阿莫西林+地塞米松,混合肌注,每天1次,連用3天。
2、在飼料中混入1%奧得曼A+1%康喘1號,混合均勻,連續拌料15天;同時飲水中加入電解多維。經采取以上治療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3天后全群恢復健康。
方案2:
全群投藥:萬乳康1公斤+益觀林1公斤+中威聚能星500克/拌2000斤料,連用10天,同時妙立素50克+中威氟特300克+中威聚能星100克/600斤水,連用3天,三者飲水,增強療效。
注意:由于副豬嗜血桿菌病多引起全身性感染,各器官功能均有所下降,用藥時一定要注意保肝護腎。
四、治療副豬嗜血桿菌病注意事項
不能只針對副豬嗜血桿菌病給藥,要聯合用藥。副豬嗜血桿菌病是豬體內的常在菌,豬體對其有極強的免疫力,只有在免疫力極度低下的時候多以繼發或原發的形式出現。
要選擇分布廣、穿透力強的殺菌劑。副豬嗜血桿菌病可引起敗血癥,導致微循環障礙,病變器官多被滲出物覆蓋,使藥物很難到達靶器官**病原,所以應該多選用殺菌劑**清除病原。
副豬嗜血桿菌病病原死亡后可產生大量內毒素。藥物雖可以**病菌,但是無法清除內毒素,資料顯示,內毒素是造成微循環障礙的首要元兇。
一旦出現典型的臨床病例,要放棄個體而保大群。副豬嗜血桿菌病所引起的滲出均是不可逆病理反應,豬群對副豬嗜血桿菌病耐受力也比較強,一般不表現出**的疾病反應,直到后期才**體現出病態,此刻進行治療為時已晚。
五、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綜合防控
(一)加強其他疾病的防治
除了應激因素能引起副豬嗜血桿菌病以外,該病還主要并發、繼發于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口蹄疫、豬偽狂犬毒病感染、圓環病毒感染、支原體感染等疾病,一旦豬場發生上述疾病并且沒有采取**的預防措施和合理的保健措施,豬群就會發生副豬嗜血桿菌。因此,加強豬偽狂犬、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瘟等疾病的預防控制,也是減少臨床副豬嗜血桿菌發病的關鍵手段之一。
(二)免疫接種保護
目前,市場上針對副豬嗜血桿菌的疫苗主要為滅活疫苗,由于副豬嗜血桿菌的血清型比較多且抗原性差異較大,針對各血清型的滅活疫苗在不同血清型菌株間的交叉保護性較差,使得當前副豬嗜血桿菌的免疫預防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要達到接種副豬嗜血桿菌疫苗**的結果就是使用多價菌苗,或者, 有條件的豬場可分離本豬場的副豬嗜血桿菌,經提純培養后,制成自家疫苗,免疫效果更加確切。
推薦免疫程序:初免母豬產前40 天首免,產前 20 天二免,經免母豬產前 30 天免疫1次**(或者按疫苗使用說明進行);通過初乳可使4周齡以內的仔豬獲得保護力,仔豬4周齡時,再接種同樣疫苗,使其產生抗體,防御該致病菌。
(三)藥物預防
可用于預防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藥物很多,如替米考星、氟苯尼考、頭孢菌素類、增效磺胺、硫化酰胺及氟喹諾酮類等藥物,實際生產過程中用上述產品中的一種脈沖式給藥對本病有**的預防作用,但細菌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很快,**輪換使用。一旦臨床癥狀出現要馬上采用口服以外的給藥方式,進行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治療,每隔 6~8時間用藥1次,同時對全群其它豬進行預防。
另外,在飼料中脈沖式地投放藥物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手段,具體做法是在本病的高發期即仔豬斷奶前后一周在飼料中加入頭孢噻呋、替米考星、強力霉素等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四)加強飼養管理
飼養管理的改善可**該病的發病率,豬場要嚴格執行“自繁自養”的原則和實行“全進全出”的生產模式,并保持豬舍清潔衛生及良好的通風,為豬只提供良好、安靜的生活環境,**可能地減少應激,如避免擁擠,減少轉運、并群的次數,減少產房和保育舍的賊風,加強保溫和通風,確保飼料沒有霉菌毒素的污染,引進種豬時應隔離,在進入種群前進行免疫或用藥物凈化體內的細菌性病原體。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