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豬養殖模式
在放牧條件下,藏豬具有高度的適應能力,并不需要太多的人為管理,但在一些關鍵環節(如新生仔豬護理、疫苗注射等)需飼養管理人員加以控制。藏豬每天早上外出自由覓食,晚上歸牧時根據其所處的生長發育階段適當補飼精料和青綠飼料。由于藏豬全年均可發情,交配受孕甚至產仔都在野外完成。在野外條件下,人為干預能力有限,如發現歸牧藏豬中有懷孕、哺乳母豬及仔豬應對其采取舍養。注意對空懷母豬、妊娠母豬及種公豬進行適當補飼。母豬分娩后,母豬和仔豬應加強飼養管理,待仔豬體重超達到 10 ~ 15kg 后對其注射疫苗、絕育后進行放牧。
二、藏豬的飼養管理
1、藏豬種公豬飼養管理
種公豬用于配種,對整個豬群后代生產能力有很大影響。種公豬的飼養可采用短期優飼法,采用本交方式配種。因母豬產仔多集中在春秋兩季,故種公豬的配種也往往集中產仔前 3 個半月左右,這段時間稱為配種期,在配種期內加強飼養稱短期優飼法。為使種公豬精子密度大、精子活力高及精子數量多,一般要求種公豬在配種期內日糧中能量不少于12. 6MJ/kg,日糧中蛋白質含量應達14%,日糧中硒、食鹽、鈣、磷分別應達 0. 13mg、1. 0g、15g 和10g。粗放的飼養并不能提供充足的營養,因此在每日放牧后應注意補飼。
2、藏豬空懷母豬飼養管理
為使藏母豬在發情期排出更多的卵子數,可在空懷母豬配種前進行短期優飼。具體操作為在配種前的 10 ~15d 開始,在每日日糧不變的基礎上每天補飼配合飼料 2. 2 ~2. 9kg。在配種后應停止優飼,若繼續優飼會造成營養過剩反而會影響受精卵著床及導致死胎率增加。
3、藏豬妊娠母豬飼養管理
妊娠為受孕到分娩的過程。由于各個母豬的身體狀況不同,在飼養時不能一概而論應區別對待。在母豬妊娠前期,每日的能量供給應控制在 25. 3 ~25. 6MJ ,若母豬能量攝入過多,會導致其子宮周圍、腹膜及皮下堆積過多的脂肪,壓迫子宮壁,影響子宮血液循環,嚴重時可引起胎兒死亡。在妊娠后期,母豬營養需求增高,需采取短期優飼。但由于胎兒體積增大、腹內壓升高,不宜飼喂大量粗飼,而采取飼喂少量精料如動物性脂肪和玉米胚芽油的方法。
4、藏豬哺乳母豬飼養管理
由于藏豬母乳中所含營養豐富,普通日糧不能滿足哺乳期母豬的泌乳要求,如不及時加強營養,母豬的體重可減輕 15% 以上。
5、哺乳仔豬飼養管理
哺乳期是藏豬一生中生長發育速度最快的一個時期,其代謝能量為每千克體重 302. 10MJ,是成年藏豬每千克體重代謝能量 95. 39MJ 的 3 倍,因此在哺乳期藏豬需要大量的能量和營養物質。新生仔豬消化道不發達,消化器官和消化腺機能不全,雖然其消化系統在出生后到 6 ~8 月齡迅速發育,但在前期由于其胃缺乏鹽酸來激活胃蛋白酶,只能消化乳蛋白而不能消化植物蛋白,因此應在仔豬料中添加甲酸、檸檬酸等對飼料進行酸化,以幫助其消化吸收。去勢,傳統放牧條件下的藏豬多未進行去勢。現為**育肥效率,可對非種用藏仔公豬在 7 日齡時進行切除睪丸,即去勢,對藏母乳豬不做要求。
6、藏豬生長育肥豬飼養管理
在某些終年放牧的地區,飼養管理及其低下,藏豬常年露宿野外很少歸牧,只有在春季歸牧時補飼少量精料。在此條件下藏豬生長發育緩慢,育肥期甚長。因此要**藏豬生長發育速度、**育肥期就必須要改變原有飼養管理技術,使藏豬的放牧方式由終年在野外露宿轉變為每天歸牧,在每晚歸牧后補飼適量精料和青綠飼料。每晚補飼有兩個好處,一來補充能量和營養物質;二來使藏豬養成每天歸牧的習慣,便于管理。傳統豬育肥方式有“直線育肥法”及“吊架子育肥法”,前者是從斷奶仔豬到出欄的各個生長發育階段內提供充足營養的精飼料,使用直線育肥法的豬生長發育快但是精料消耗多,適合工廠化規模化的養殖,并不適合以散養放牧方式養殖的藏豬。相比之下,“吊架子育肥”又稱階段育肥更適合藏豬,具體方法是把藏豬的整個育肥期分為小豬、吊架子和催肥 3 個階段,在小豬和催肥階段集中飼喂大量精料,而在吊架子階段飼喂大量青粗飼料,目的是為了拉大藏豬的架子、擴大胃容積,使其在催肥階段能更多的吸收精飼料中的營養,從而達到**增重的目的。為了更好的達到育肥的目的,在育肥前應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