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蘭褐殼蛋雞場建設
1、海蘭褐殼蛋雞場址選擇。首先考慮符合當地用地規劃,其次有利于防疫,地勢高燥,離集鎮、干線公路、鐵路
1000m以上,距次要交通道路、居民區500m以上,周圍2000m內無化工廠、礦廠、皮革廠、肉類加工廠、屠宰場、垃圾及污水處理廠等。
2、海蘭褐殼蛋雞基礎設施。有穩定的潔凈水源,水質應達到《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標準(NY 5027-2001)》,電力供應有保障,交通便利,有專用車道直通到場。
3、海蘭褐殼蛋雞適度規模,建設單場存欄規1萬~5萬只。規模過大,不利于全進全出,增加管理難度;規模過小,增加技術、管理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例,效益**。1萬~5萬只的養殖規模是我國目前蛋雞養殖的主要趨勢,小規模被逐步淘汰,超大規模一次性投資太大。
4、海蘭褐殼蛋雞分散布局。控制疫病傳播現已成為蛋雞養殖效益好壞的關鍵,布局密集的養殖小區模式由于防疫難度大而被否定。現提倡適度分散布局,各雞場間保持適度間距,有利于建立生物**體系,**防疫效果,**疫病風險。
5、海蘭褐殼蛋雞雞舍類型。主要推薦有窗開放式、封閉式兩種雞舍,其中封閉式雞舍使用效果**,如果有條件**建封閉式雞舍。有窗開放式雞舍造價相對低廉,日常生產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風,節約生產用電,生產運行成本相對于封閉式雞舍低。但開放式雞舍易受外界環境條件影響,雞舍保溫隔熱性能不如封閉式雞舍,生產水平如飼料報酬、產蛋性能、成雞死淘率等技術指標不如封閉式雞舍優良。封閉式雞舍日常生產運行成本雖高,但雞舍小氣候控制得好,雞舍內空氣質量好,雞群生活環境適宜,生產水平高,死淘率低。
舍內布局開放式雞舍可采用兩列三走道、三列四走道,封閉式雞舍可采用三列四走道、四列五走道布局。配套籠具可用3層階梯式或4層階梯式。
6、海蘭褐殼蛋雞配套設備。建議熱風爐保溫育雛、乳頭飲水、機械喂料、機械清糞、風機濕簾降溫,此外有條件還須配備應急發電設備。
二、挑選海蘭褐雛雞
1、根據基因顯色原理,蛋黃色的雛雞是公雞,褐色的是母雛雞。
2、挑選雛雞的時候首先要看雛雞的精神狀態,要挑選絨毛整齊清潔,活潑靈活,眼睛明亮,站立的時候身體平衡,兩腳有力的雛雞,同時還要聽雛雞的叫聲是否洪亮清脆。
3、然后用手摸雛雞腹部的松緊程度,腹部有彈性,臍部收閉良好,沒有疤痕,沒有畸形,只有符合這些要求的雛雞才能算得上是優質的雛雞。
三、海蘭褐殼蛋雞不同階段的管理
1.不同階段的管理重點
①育雛期∶高溫育雛。適宜密度。合理通風。優質飼料。防好新城疫。法氏囊病。傳支和維生素氨基酸缺乏引起生長不良。飼料和藥物不要存放于高溫的育雛室以免霉變和變質。供水供料定時。避免不均勻。7-9日齡斷喙應激最小效果也好。爭取一次成功。注意斷喙期5天內用抗菌藥和維生素。同時維持較厚的飼料層防止雞啄食料末碰到料槽而流血。用1%-3%的火堿溶液每天或每3天消毒地面可****細菌與球蟲。減少疾病和不良氣味。根據體重調整密度和飼料配方。及時分類飼養。確保體重和整齊度達標。育雛結束如果體重差應繼續使用雛雞料直至體重達標。
②育成期重點做好體重管理。12周齡前務必使體重達標。整齊度在80%以上。切忌使用劣質飼料。加強通風和消毒。重點防新城疫和鼻炎。慢呼。大腸桿菌病。采用恒定或遞減光照程序。防止早熟。進入80日齡后雞的生殖系統發育加速。且記營養要均衡充足。接近100日齡發生呼吸道病和和大腸桿菌病可能引起產蛋性能的嚴重損害。導致產蛋無高峰。
③產蛋期要求穩定的環境和良好的營養。從青年期進入產蛋初期要根據發育情況調節營養。石粉和蛋白飼料的增加應有2-3周的過渡。90日齡后注意胸骨的發育是否正常防止缺鈣。適當補充維生素。高峰期產蛋率應達到96%左右。料蛋比2.0-2.3:1.90%以上產蛋率應維持5個月以上。日常飼喂堅持勻料和凈槽。確保雞吃得均勻新鮮。夏季采用遮蔭。機械通風降溫。噴冷水霧可**減少熱應激造成的采食下降與死亡。產蛋初期發生疾病可能引起產蛋機能的嚴重損害。重點防制新城疫。傳支。禽流感。傳喉等病毒病。鼻炎。慢呼。大腸桿菌病。壞死性腸炎等細菌病,白冠病。雞虱。蛔蟲等寄生蟲病,脂肪肝。痛風。啄癖。頑固性拉稀。不明原因產蛋下降等也應重視。300日齡后適當補鈣和維生素AD3改善蛋殼質量。在開產初期和進入高峰之間適當用藥可預防輸卵管和卵巢的炎癥。對促進產蛋率上升和保持穩定很有好處。應關注疫病流行動態。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確保高產穩產。秋冬季日照時間**。加上寒冷。很多人工控制光照的雞場經常發生早晚開關燈時間錯亂。造成光照應激。引起產蛋下降。雨雪天應積極地補充光照。建議使用電子光照控制儀。減少人為操作失誤。
2.溫度、密度、濕度、通風
①育雛期:0–3日齡33–36℃。濕度60℅以上。以后每周降2–3℃。直到21–25℃。具體操作視季節和雞的表現而定。看雞施溫。一周齡合理的溫濕度對**成活率至關重要。嚴防煤氣中毒。高溫育雛有利于卵黃的吸收和弱雞的成活復壯。并減少雞白痢和大腸桿菌病的發生
②育成期:25℃左右較適宜。溫度低易引起鼻炎和慢呼病
③ 產蛋期:17–26℃比較適宜。溫差5℃以上對雞群應激較大。超過28℃有**的喘氣現象。35℃以上可引起大批中暑。通風不良加上高溫對雞的健康危害嚴重。秋冬季節注意天氣預報防止賊風和大風引起溫度大幅度下降發生呼吸道病
④出殼到20周齡雞要換羽4次。還有季節性和年齡性換羽。育成期羽屑量大。尤其注意通風和消毒。否則可能引發呼吸道病和大腸桿菌病
⑤密度∶1–2周齡籠養每平方米60只以下。平養30只以下,3–4周籠養每平方40只左右。平養25只左右,5–6周每平方籠養20–30只。平養20只以下。2周齡以后雞群密度大影響發育且誘發多種疾病。在密度大的雞群中空氣污濁。采食飲水受限制。病源可以大量積累。易產生弱雞成為易感雞。增加發病的危險性。因[省地方“可能付出更大的代價。
※注意:蛋雞各階段的營養需要都有一定的標準。飼料中營養過剩,會造成浪費,成本增加,也會使蛋雞體重過重,影響產蛋性能;飼料中營養不足,會導致蛋雞體重抑制,破壞蛋雞的正常生長,散失掉應有的高產性能。所以,蛋雞養殖者應該參照蛋雞各階段的營養標準,制定出合理的飼喂配方。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