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瘟
1、病因:該病是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本病傳染性強、死亡率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在氣候多變時易和其它疾病并發。
2、防治:發生本病后無特效藥物治療。因此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衛生消毒和預防是控制本病的關鍵。做好免疫接種,仔豬斷奶時注射5頭劑的豬瘟疫苗,過30天再加強免疫一次,以后每過4~6個月防疫一次。加大疫苗免疫劑量,是排除母源抗體的**方法,也是防治非典型豬瘟發生的**措施。發病后,給病豬及時注射高免血清,飼料內加敗血清、敗毒2002、抗毒王等。
二、豬流行性感冒
1、病因:本病多發生于天氣驟變的冷濕季節。
2、防治:因此要搞好豬舍的環境衛生,使豬舍既通風,又保溫,使豬群處于一個相對恒定的舍溫內,才是防治本病的關鍵。發病后及時對癥治療,如注射炎熱一針消、世紀特號等。
三、豬傳染性胃腸炎
1、病因:本病是一種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年齡的豬全年均可發生,但以早春發病最多。
2、防治:本病的**方法,是平時不從疫區引進豬只,在發病季節,給豬群投服一些抗病毒藥物和消炎藥物進行預防,如毒立凈、桿痢沙、瀉停封等。
四、豬肺疫
1、病因:本病是一種由巴氏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般無**的季節性,但以冷熱交替、氣候驟變的季節發生較多。
2、防治:定期用豬肺疫弱毒菌苗或豬三聯(豬瘟、豬丹毒、豬肺疫)進行免疫接種。一旦發病,要立即隔離治療,圈舍**消毒。飼料內添加甲沙清原粉、呼咳凈等。
五、仔豬副傷寒
1、病因:常發生于6月齡以下的仔豬。
2、防治:本病主要靠預防,治療效果一般不佳。要改善飼養管理和衛生條件,疫區定期打防疫針或口服仔豬副傷寒菌苗,在飼料中添加甲沙清、桿痢沙等抗生素藥也有預防效果。
六、豬喘氣病
1、病因:本病是由豬霉形體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發生于氣候劇變、寒冷潮濕的冬、春季。
2、防治:本病目前無特效菌苗,主要采取綜合性的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不從疫區引進仔豬,堅持自繁自養,對環境經常消毒。在氣候多變季節,用甲沙清、百病消、寶樹呼霸等藥物給豬混飼,可預防本病的發生。
七、仔豬大腸桿菌病
本病是由病原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類傳染病,因病原性大腸桿菌類型的不同以及豬年齡、個體及生理機能的差異,而發生不同的疾病,常見的有仔豬黃痢、仔豬白痢和豬水腫病。本病對新生仔豬危害很大,常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1、仔豬黃痢:是初生仔豬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其特征為排黃色或黃白色稀便。主要發生于1周齡以內的哺乳仔豬,尤以1~3日齡最多見。本病傳染源主要是帶菌母豬。
預防:不從有病的豬場進種豬,豬舍定期消毒,給懷孕母豬注射黃白痢菌苗,飼料內增加甲沙清或抗菌一號可預防本病發生。
2、仔豬白痢:是1~90日齡仔豬常發的一種腸道傳染病,特征為排乳白色或灰白色稀便。本病死亡率低,但影響仔豬的生長發育。
預防:給懷孕母豬注射黃白痢菌苗。小豬飼料內加甲沙清、百病消、桿痢沙等,圈舍定期消毒。
3、仔豬水腫病:是小豬的一種急性、致死性傳染病。特征是頭部水腫、有神經癥狀及剖檢時胃壁水腫。本病主要發生于斷乳小豬,有時數日或4月齡的小豬也有發生。尤以生長快、體質健康的小豬最常見。引起豬發病的主要原因是:飼料單純、精料過多、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氣候驟變、飼養環境改變等。一般多見于春秋季節。
預防本病主要是加強飼養管理,仔豬斷乳時應逐漸改變飼料,飼喂全價、營養豐富的飼料。飼料內添加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甲沙清或桿痢沙可以預防本病的發生。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