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豬附紅細胞體病
**品種、性別、年齡的豬均易感,但以仔豬和母豬多見。慢性附紅細胞體病豬表現為消瘦、蒼白,有的出現蕁麻疹型或病斑型變態反應,一般在腹部皮下可見出血點。
防治:
1、注射用三氮脒,3-5mg/kg體重,肌肉注射。病重豬群除用注射用三氮脒外,同時肌注長效土霉素。嚴重貧血的豬群補充補鐵合劑、VB12、VC等,療效**。
2、預防:在該病流行季節可在飼料中添加土霉素等,可**預防本病發生。
二、豬瘟
急性豬瘟主要呈現敗血癥變化,有診斷價值的變化之一就是皮膚或皮下有出血點。豬腹下、四肢內側、臀部等處出現紅色的,指壓不褪色的點狀出血點或紅斑。
豬瘟防治:病毒病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靠疫苗防疫。嚴格執行免疫程序,適時進行抗體檢測,凡監測抗體不合格的豬,需及時補免。
三、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中毒具有慢性中毒的特點。能直接引起皮膚出血的霉菌毒素主要是黑葡萄穗霉毒素。在無毛或少毛皮膚部位出現出血點。臨床另一種常見的皮膚出血發生在種豬,尤其是經產母豬與大齡公豬,在其頸背部出現沿背中線分布的大量出血點,時間稍長成為密布的針頭大黑點,但是患豬食欲、體溫正常。人們常常誤認是附紅細胞體病,須仔細鑒別。
霉菌毒素的防制措施:把好飼料關,合理使用脫霉劑,修復受損的免疫系統。
四、豬鏈球菌病
急性敗血型病豬臨床癥狀上耳、胸、腹下部和四肢內側皮膚有一定數量的出血點,皮下組織廣泛出血。
精神沉郁,共濟失調,昏睡,全身皮膚廣泛性出血,潮紅腹下皮膚呈紫紅色,并有出血點。
治療措施:選擇抗豬鏈球菌感染最**的抗菌藥物時必須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細菌的敏感性、感染類型和給藥途徑。其中豬鏈球菌對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敏感性較高。另外,氨芐西林、頭孢噻呋、泰妙菌素和甲氧芐啶磺胺復合物對治療豬鏈球菌也有比較**的效果。
五、過敏反應
過敏原會刺激皮膚發生皮炎濕疹等,皮膚表層組織炎癥反應,當炎癥侵害到皮膚深層組織,多發生耳根、下腹部、背部、四肢內側等皮膚處,此時皮膚出現紅腫發炎,其后發生米粒至豌豆大的扁平紅色丘疹癥狀。
這種情況,建議結合病情,進行對癥治療,往往過敏反應治療起來很簡單,而且有的可能停藥后過一段時間就會自愈的。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