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驢腺疫的癥狀有哪些?
1、主要癥狀
病驢鼻、咽黏膜呈輕度發炎,下頜淋巴結稍腫脹;病初體溫升高40D41℃,精神不振或不食,常頭頸伸直,口吞咽和轉頭困難。數日后淋巴結變軟,破潰流出黃白色黏稠膿液;全身性化膿性炎癥時,稱惡性腺疫。常侵害咽喉、頸前、肩前、肺門及腸系膜淋巴結,若經氣管將膿汁吸入肺部引起爛肺,若濃汁流入胸腔及到肺部內使病驢窒息而死亡。
2、臨床癥狀
驢腺疫鏈球菌侵入驢體后,由于患驢抵抗力的強弱和細菌毒力及數量不同,臨床表現不一樣,分以下三種病型。
(1)一過型腺疫:發病后只表現為鼻粘膜卡他性炎癥,鼻粘膜潮紅,流出漿液粘液性鼻汁,下領淋巴結輕度腫脹,體溫稍有升高,病情較輕,很快自愈。
(2)典型腺疫:病初體溫升高達40-42度,精神沉郁,食欲減少,呼吸心跳增數。鼻粘膜發生卡他性炎癥。鼻粘膜潮紅,初流漿液,后流粘液性分泌物,經3-4天流黃白色膿性鼻汁。若炎癥波及咽喉時,咽喉敏感,按壓有痛感,病畜咳嗽,呼吸、吞咽困難。
在出現上述癥狀的同時,下領淋巴結腫脹,充滿整個領間,甚至突出于下領,有雞蛋大到拳頭大。腫脹初期硬固、熱痛,隨著炎癥的發展,幾天后淋巴結化膿成熟而變軟,觸之有波動,被毛脫落,皮膚變薄,繼而腫脹破潰,流出黃白色濃稠的乳脂狀的膿汁。隨著膿腫的成熟破潰,體溫開始下降,到恢復正常,則全身癥狀好轉,局部炎性水腫也消失,創內則有肉芽組織增生,并逐漸愈合。病程為2-3周。
(3)惡性腺疫:如果病驢抵抗力很弱,加之治療不當,則本病原菌可沿淋巴管或血液轉移到其他淋巴結或器官,形成轉移性病灶,結果進一步引起嚴重的全身癥狀。沿淋巴管轉移時,常引起咽淋巴結、頸前淋巴結、肩前淋巴結及腸系膜淋巴結等發生化膿性炎癥。如咽淋巴結化膿破潰,膿汁流人喉囊,繼發喉囊炎和蓄膿。病驢低頭時,由鼻孔流出大量膿汁。頸前淋巴結腫大時,可在喉部兩側摸到,破潰后,常于頸部皮下或肌間蓄膿。當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化膿時,引起消化不良,輕度腹痛,甚至引起化膿性腹膜炎。也可能轉移到其他器官,如肺、肝、脾、腦等形成膿腫。其體溫常稽留不降。如治療不及時,常因膿毒敗血癥引起死亡。
3、剖檢變化
(1)鼻粘膜、咽粘膜呈卡他性一化膿性炎,粘膜上有出血點或斑,并覆蓋有粘液膿性分泌物。
(2)淋巴結病初可見充血、腫大,后期有化膿灶或形成膿腫,可達核桃大至拳頭大或小兒頭大,其中以領下和咽淋巴結最常見,膿腫內有大量黃白色粘稠的膿汁。一般腸系膜淋巴結的膿腫為**。
此外,還可見到膿毒敗血癥病理變化,在肺、肝、脾、腎、心肌、乳房、肌肉等處,有大小不一的化膿灶和出血點,有的呈化膿性心包炎、胸膜炎和腹膜炎。
驢驢腺疫如何確診?
1、臨診診斷
觀察發病驢體溫、心跳、呼吸、可視茹膜、營養狀況等,結合問診進行初步診斷。
2、剖檢診斷
剖檢病死驢,觀察并記錄臟器的結構、大小、顏色,檢查有無出血等病理變化。
3、類癥鑒別
注意與下列疾病鑒別。
(1)鼻腔鼻疽:領下淋巴結為硬固腫脹,無熱痛,不化膿,不能移動,鼻腔粘膜有特征性鼻疽結節和潰瘍,愈后有放射狀疤痕,鼻疽菌素點眼反應陽性。
(2)傳染性上呼吸道卡他:由病毒引起的,**年齡的驢都可感染,傳播快,發病率高,表現長期劇烈咳嗽,結膜炎**,領下淋巴結輕度腫脹。
4、實驗室診斷
(1)樣本觸片鏡檢
用鑷子夾取樣品內部中心處組織,擦拭在載玻片上,按革蘭氏染色液使用方法進行染色,用油鏡觀察。
(2)藥敏試驗
將樣本直接觸片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發現著色不**,可見球型單菌。
藥敏結果,樣本對p-內酞胺類藥物較敏感。
總結:監測與診斷典型腺疫根據病驢的下領淋巴結急性、化膿性炎癥,以及鼻粘膜卡他性、化膿性炎等癥狀,結合流行特點,一般容易確診。對一過性和惡性腺疫癥狀雖不典型,但根據當地驢群中典型腺疫也可懷疑為腺疫。必要時采取病驢的膿汁、鼻汁和實質器官的化膿灶的膿汁涂片,堿性美藍染色,鏡檢出腺疫鏈球菌**確診。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