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雞傳染性貧血的致病原因
發病原因:
雞傳染性貧血病毒感染是2~4周齡雞群發生傳染性貧血的主要病因。雞傳染性貧血一般為垂直感染與水平傳播感染,研究表明垂直感染的雛雞一般表現為急性臨床癥狀,水平傳播感染的雛雞表現為亞臨床癥狀。感染該病的主要原因是三酸(泛酸、葉酸、煙酸)缺乏,始發于育成后期,常見于蛋禽、種禽以及超過90天日齡的肉禽
流行情況:
自然條件下只有雞對本病易感,不同品種的雞都能感染本病。隨著年齡增加,本病對雞的易感性**減少。主要發生在2~3周齡內的雛雞,1~7日齡雛雞最易感,其中以肉雞尤其是公雞更易感染。
本病主要通過蛋垂直傳播,水平傳播一般不引起發病,但有抗體產生。病愈雞可產生中和抗體。帶有母源抗體的雛雞一般不感染發病,但抗體水平低或母源抗體水平正常而混合其它病原體感染或繼發感染均可能發病。與馬立克氏病毒混合感染,會造成雞的早期死亡,與法氏囊病毒混合感染會****雞的死亡率。該病也可能是造成雞新城疫免疫失敗的原因之一。
1日齡無母源抗體無特定病原的雛雞經口接種病毒,一般10~16日齡開始發病,發病率高達100%,死亡率為50%。
二、雞傳染性貧血怎么治療?
目前本病還沒有較好的治療藥物和方法, 臨床發生后只能對癥治療,可對病雞使用電解多維、礦物鹽和具有補血作用的中藥,促進血液生成,增強機體代謝,**減少死亡率。
本病重在預防:
1.預防措施。在引種時要從沒有該病的種雞場引種,有條件的種雞場應進行免疫抗體監測。發病雞群可使用抗生素防止并發或繼發感染,飼料中增加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以減緩病情,**死亡率,這對**病程及病雞耐過康復有積極作用。
2.管理措施。該病當前尚無特效治療辦法,必須以防為主,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并重視日常衛生管理。
3.免疫接種。通過使用疫苗免疫種雞(一般于13~15周齡接種,不能晚于開始收集種蛋前3~4周),可**預防病毒的垂直傳播。
4.藥物保健。現在市場上有不少免疫增強類產品,養殖戶可自行選擇保健藥物。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