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退燒藥的種類及選擇
退燒藥物大類上可以分為中藥退燒藥(柴胡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和化藥退燒藥,其中化藥退燒藥又可以分為甾體類退燒藥(地塞米松)和非甾體類退燒藥,非甾體類退燒藥可分為羧酸類(阿司匹林)、羧酸鹽類(卡巴匹林鈣、氟尼辛葡甲胺)、乙酰苯胺類(對乙酰氨基酚)、吡唑酮類(氨基比林、安乃近)和環氧化酶抑制劑(尼美舒利)。
根據每種退燒藥的特點,一般情況下高熱選擇安乃近或氨基比林,因為這兩種藥物的退熱效果**也是最快的;中熱選擇阿司匹林或氟尼辛葡甲胺,因為這兩種藥物**性比較高,退燒副作用少;病毒性感染導致的高燒使用地塞米松,但是需要注意母豬禁用,會導致流產;低熱使用卡巴匹林鈣、柴胡注射液或魚腥草注射液等中藥退燒藥,副作用小,退熱后不易導致低溫。
豬發燒的治療方法
1、針對低燒治療方案:
①注意休息,加強飼養管理。當豬群低燒不嚴重時是不建議打針的,有時候打針引起應激,反而會加重病情。體溫處于微低燒時以加強飼養管理為主,可以給豬提供稻草讓豬處于安靜的靜養環境中,以幫助病豬恢復體溫,另外可以給豬飼喂生雞蛋、紅糖水等可以迅速供能的高營養物質。
②若是體溫低于37℃,養豬人可以先肌注樟腦磺酸鈉幫助體溫恢復,體溫恢復后肌注黃芪多糖、肌酐、ATP等輔助病豬升高體溫,最后再輔以上述飼養管理方法以**解決病豬低燒問題。
2、母豬高燒的治療方案:
母豬體溫達40.5-41.5度便是高燒了,此時可以用非甾體抗炎藥物以及地塞米松、柴胡等藥物治療;若體溫達41.5度以上時,先口腔沖洗、灌腸等,之后再食用抗炎、退燒藥物**。當然,根據母豬的不同情況,治療方案也是不一樣的。
①39.5℃以下對癥治療,比如有食欲減退的就注射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如果有呼吸道癥狀,使用氟可蘇
②39.5℃到40.5℃之間使用分側注射頭孢加阿米卡星,和柴胡。第二次根據癥狀和使用效果改變治療方針。如果體溫和癥狀有所改善,注射頭孢加阿米卡星和維生素C。如果嚴重或者溫度不下降,使用安乃近加頭孢加阿米卡星,和柴胡。或者使用紅皮統治。
③40.5℃到41.5℃則使用頭孢加阿米卡星加地塞米松,和柴胡加青霉素。若效果不**則需配合物理降溫。
④41.5℃以上則使用地塞米松(抗休克)和維生素C和物理降溫,當體溫下降到41℃以下才能用非甾體抗炎藥降溫。
另外,母豬若是寒性發熱需要用柴胡等藥物退燒;若是細菌感染引起的高燒,則建議使用抗生素防止集體感染其他疾病。
養豬人對豬發燒存在的兩個誤區
1、用人的體溫衡量豬的體溫。正常情況下人的直腸溫度平均為37.5℃,而豬群中溫度**的公豬直腸溫度也高于這個值,所以不能用人的體溫值來衡量豬的體溫。再就是一些養豬朋友習慣直接用手摸豬的體表然后估算豬的體溫,可實際情況是豬群發不發熱養豬人用手摸起來都是熱的,因為豬的體溫本身就高于人的體溫。
2、發燒就用退燒藥。多數情況下,病豬的發熱時的體溫多在40℃左右,此時不需要使用退燒藥,因為病豬體溫升高對豬來講屬于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溫度升高后會**體內酶的活性,從而抑制細菌或病毒等的復制,還可以**免疫系統的功能幫助機體**恢復。
而有的養豬朋友只要體溫達到40℃就判定為發熱使用退燒藥,這樣不僅起不到治療疾病的作用,反而延緩了機體的恢復速度。一般情況下我們推薦使用退燒藥的時機是體溫高于41℃時。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