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得了肝片吸蟲怎么辦?
1、對病畜進行**的驅蟲,注意保肝、保膽,恢復肝膽功能,**機體的抵抗力。
口服阿苯達唑(噻苯咪唑類藥物),羊最急性型按16.67mg/kg,羊急性型按12.50mg/kg,羊慢性型按10.00mg/kg。
2、對未發病羊預防用藥按6.67mg/kg,必要時隔7d再驅蟲一次。
3、發病羊同時肌肉注射“蟲敵”(氯氰碘柳胺鈉注射液)一次,注射0.03ml/kg。
因為肝片吸蟲對紅細胞有著較大影響作用,殺蟲后肌肉注射“牲血素”(右旋糖酐鐵注射液)補血,成年羊群5ml/只,羔羊2~3ml/只,3d后再肌肉注射一次。
4、對體質較差及懷孕母畜的病后恢復用“乳化魚肝油”(主要成分為維生素A 320000單位,維生素E 1 000單位,維生素D 64 000單位),每250g兌水1000kg水,連用3~5d。復合維生素B(主要成分為硫胺素、核黃素、吡哆素等),每500g兌水300kg飲水,連用3~5d,并肌肉注射“牲血素”,每只羊肌肉注射1~2ml。
5、對于下頜水腫嚴重而影響到呼吸、飲食困難的羊只,靜脈注射50%葡萄糖,或者刺破水腫擠出液體。
羊為什么得肝片吸蟲?
肝片吸蟲體長20~30mm左右,一般呈扁平葉狀,需要中間宿主才能夠正常發育。肝片吸蟲可以在羊膽管和肝臟內寄生,且呈長橢圓形黃褐色的蟲卵能夠隨糞便排到體外。如果在外界環境溫度適宜則會發育形成毛蚴,毛蚴接著進入椎實螺體內進行胞蚴-雷蚴-尾蚴發育,然后鉆出螺體,最終發育成為囊蚴。當羊群采食的水草上有囊蚴附著時,蚴蟲會侵入到其膽管和肝臟中,從而感染該病。
常呈地方性流行,在低洼和沼澤地帶放牧的羊群發病較嚴重。
肝片吸蟲病羊場應做好哪些管理?
1、糞便處理。圈舍內的糞便,每天清除后進行堆肥,利用糞便發酵產熱而殺死蟲卵。對驅蟲后排出的糞便,要嚴格管理,不能亂丟,集中起來堆積發酵處理,防止污染羊舍和草場及再感染發病。
2、患病臟器的處理。不能將有蟲體的肝臟亂棄或在河水中清洗,或把洗肝的水到處亂潑,而使病原人為地擴散,對有嚴重病變的肝臟立即作深埋或焚燒等銷毀處理。
3、在發病地區,盡量飲自來水、井水或流動的河水等清潔的水,不要到低濕、沼澤地帶去飲水。
4、選擇高燥地區放牧,不到沼澤、低洼潮濕地帶放牧。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