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吐腸化皮原因有哪些?
導致海參吐腸化皮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天氣不穩(wěn)定。近幾年,天氣越來越不溫度,氣溫忽高忽低,說變天就變天,這樣的天氣變化,容易**海參體質,使海參抗應激能力變差。
2.沒有定期改底。有的養(yǎng)殖場為了節(jié)省成本,看池塘底部水質可以就不改底,等到水質**不好,或出現問題時,才去改底,因而沒有給海參一個健康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狀態(tài)差的海參,在這時候就很容易會出現吐腸、化皮了。
3.池塘不解毒或解毒不**。池塘在進水后沒有嚴格進行解毒,或解毒不**。可能其水中含有農藥殘留、肥水等有害海參的毒素,從而引起海參吐腸化皮。
4.池底長菜。海參養(yǎng)殖池塘的池底長菜,特別是黃管菜,這種菜在隨著氣溫升高,會很快死亡腐爛,而海參呼吸了其釋放的毒素臭氣,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出現吐腸、化皮現象。
海參吐腸化皮怎么治療?
解決方案:
在海參吐腸化皮的前期,對該海參池塘進行殺菌改底,可用爽底安500g/畝,采取全池潑灑,間隔2天1次,連用2次。
之后,接著對海參養(yǎng)殖池塘進行進一步殺菌、緩苗,可用“菌克27”1000ml/畝+“低聚糖863”500g/畝,兌水進行全池潑灑。
※此外,也要注意觀察海參吐腸化皮的原因,去除病因,促進海參**康復。平時也應定期檢查海參健康情況,出現可疑情況,要及時診治,療效會更好。
海參吐腸化皮如何預防?
很多養(yǎng)殖場,當發(fā)現海參吐腸化皮時,都已經出現大面積發(fā)病了,這個時候治療起來難度大,對養(yǎng)殖場危害嚴重。為了更好的做好該病的防控,要做到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特別是接下來的高溫夏天,更加做好防范。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海參體質。平時做好海參養(yǎng)殖管理,提升海參體質、抗病能力和抗應激能力,可**該病發(fā)生。
2.加強對死亡藻類的處理,強化微生物分解,**塘底毒素積累,避免引發(fā)海參吐腸化皮。
3.及時改底。定期對池塘進行改底,對塘底進行氧化,抑制有害菌和有害原生動物的繁殖。
4.增氧。對于養(yǎng)殖密度較高,換水條件又不好的池塘,要采取增加溶解氧,促進塘底有害物質的氧化和分解及水體的良好交換。
總之,做好預防,一個好的生長環(huán)境,科學的養(yǎng)殖管理,才能讓海參健康的度過氣溫多變的春天,以及即將來到的高溫夏季。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fā)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fā)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