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水產動物容易爆發哪些疾病?
五月份水生動物常見多發病及有可能突然暴發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疫病主要有:
1.草魚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魚魚種。當水質惡化,水中溶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總氮、有機氮、亞硝酸態氮和有機物耗氧率偏高,水溫變化較大,魚體抵抗力低下,易使草魚出血病流行。發病水溫20℃~30℃,25℃~28℃最易發病。各草魚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2.鯉春病毒血癥:傳染源為病魚、死魚和帶毒魚。傳播途徑為經水傳播,病毒可經鰓和腸道入侵。也可能垂直傳播,主要危害鯉、錦鯉、金魚等,發病水溫8℃~20℃,15℃~17℃最易發病。各鯉、錦鯉主養區需重點防控。
3.錦鯉皰疹病毒病:由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發病快,感染率和死亡率高的疫病。主要危害鯉和錦鯉,發病適宜水溫23℃~28℃,水溫25℃左右易暴發,死亡率高達80%~100%。主要通過水平傳播。各鯉和錦鯉養殖區需重點防控。
4.細菌性腸炎病:可感染草魚、青魚、鯉魚等多種淡水魚,常與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等并發,是養殖魚類中危害較嚴重的疾病之一。水溫在18℃以上時易發病并流行。
5.水霉病: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疾病,對魚、蝦、蟹等淡水養殖品種均可造成危害,水溫在10~15℃時較適合水霉菌的滋生。在養殖生產中,因養殖密度過高、轉塘、分池等管理不善,造成魚體受傷,易感染水霉病。長江流域及以北地區需重點關注。
6.車輪蟲病:由大量、多種車輪蟲寄生于魚體的皮膚或鰓部引起的疾病。適宜發病水溫20~28℃。臨床癥狀主要是“白頭白嘴”或“跑馬”(環游不止)等,是我國養魚生產中比較流行和危害較大的一種寄生蟲病,全國各地的養魚區均有發生,特別是在養殖密集的魚池,連續陰雨天氣尤其容易引起暴發。
7.錨頭鳋病:由多種錨頭鳋寄生而引發的疾病,以南方地區水產養殖該病的發生情況較為嚴重。該病在魚種和成魚階段均可感染,當水溫在12~33℃期間較易發病,并可在短時間內引起魚種的暴發性死亡。
8.鱉潰爛病:由嗜水氣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假單胞桿菌和無色桿菌等多種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水溫20℃以上易發病并流行,溫度越高,發病率越高。一旦發病,持續期長,危害較嚴重。
另外,這一時期淡水養殖需注意防控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爛尾病、小瓜蟲病、指環蟲病和中華鳋病等病,大黃魚注意防控內臟白點病和刺激隱核蟲病,蝦類注意防控爛鰓病,蟹類注意防控弧菌病、腸炎病等可能對養殖生產的影響。
水產動物常見多發病如何防控?
五月份,隨著水溫逐漸升高,水產養殖生產步入繁忙的季節,大多數養殖品種已進入正常攝食的生長期。
1.做好養殖池塘的消毒工作。
水溫回升后,各類病原體開始活躍,一旦遇到不穩定環境,極易誘發病害,可用含氯制劑全池潑灑,清除病原。養殖過程中的預防用藥和對發病個體的藥物治療都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有關漁藥使用的規定,做到科學用藥、規范用藥。
2.加強養殖生產管理。
適當**養殖密度,減少應激反應;隨著水溫升高,魚類攝食活動增加,使用優質飼料,減少殘餌;及時調節水質或加注新水,保持優良的水質和養殖環境。
3.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春夏之交,天氣多變,積極做好突發性天氣變化的應對準備,尤其是強降雨天氣的應對工作,及時加固養殖設施,謹防水體缺氧。
面對小龍蝦“五月瘟”養殖戶該怎么辦?
每年5月,養殖小龍蝦會出現一個發病死亡高峰期,養殖戶稱其為“五月瘟”。“五月瘟”發生的原因:
1.水質底質惡化。由于前期大量投食,導致水體殘餌糞便積累。溫度升高,水體病原菌大量滋生,加之水草腐爛等原因導致水質底質惡化,池塘底部缺氧,從而導致下龍蝦體質變差。
2.應激反應。水質惡化,氣溫變化等都會引起小龍蝦應激反應,從而引發應激性脫殼,體質差的蝦子蛻殼不遂,極易引發死亡。
3.病毒感染。臨近5月,氣溫達到25℃以上,小龍蝦白斑病毒爆發,病毒增殖破壞蝦子免疫系統,導致蝦子抗病了下降,體質變差。且白斑病毒可經水體進行水平傳播,極易引起大范圍病毒病傳播感染。
4.細菌繼發感染。氣溫升高,水質惡化,水體中的細菌大量繁殖。小龍蝦體質差更易引發細菌感染,從而導致大量死亡。
防治措施:
(1)氧化改底,改善底質,緩解底部缺氧。
(2)外用復合碘消毒,**水體病原菌等致病微生物,凈化水體環境
(3)解毒抗應激,緩解小龍蝦應激性死亡。
(4)補充水體中鈣的含量,促進龍蝦脫殼
(5)補肥補菌,調節水體藻相菌相平衡,改善水質
(6)內服抗菌抗病毒藥物,保護調理蝦子肝臟,**蝦子免疫力,增強抗病力。
部分來源: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武漢華揚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