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特點
該病主要經由呼吸道、消化道造成傳播,也能夠經由繁殖器官和種蛋造成感染,其中由于孵化器、飲水、飼料、墊草等污染細菌是引起發病的最主要方式。感染母雞生產的種蛋會成為帶菌蛋,及時這些帶菌蛋中只含有數量較少的細菌,只要溫度條件適宜就能夠大量繁殖,導致孵化器被嚴重污染,從而導致雞胚發生死亡,或者出殼的雛雞容易感染該病。如果沙門氏菌侵入公雞的睪丸、輸精管,其分泌的精液中就會攜帶病菌,從而能夠在配種過程中導致母雞感染。另外,如果雞舍有麻雀、野鳥等出入,或者飼料被其啄食,也可能傳播細菌而引起發病。
二、防治措施
雞群種蛋孵化消毒:每次孵化前,使用甲醛對孵房以及全部工具進行消毒。種蛋每天進行4次收集,經過篩選后才放入消毒柜中,一般每立方米使用15g高錳酸鉀和30mL40%甲醛溶液混合后加熱進行薰蒸消毒,持續大約30min,然后送人蛋庫中貯存。種蛋孵化前,使用季胺類消毒劑進行噴霧消毒,擦拭干凈后正式入孵。無法確保**的雞群所產種蛋,不允許放入孵庫。一般在出雛達到60%—70%時再進行一次熏蒸消毒,每立方米使用70mL 40%甲醛液進行1~2h。
加強育雛期飼養管理:定期對雞舍及所有的用具進行清潔、消毒。運動場及育雛室必須保持干燥清潔,每天對飲水器及飼料槽進行一次清洗,避免污染。通常要求育雛室溫度盡量保持恒定,適當通風換氣制,確保充足的維生素A。避免發生應激。
疫苗免疫:指注射沙門氏菌疫苗而刺激雞只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防治該病。傳統的沙門氏菌疫苗主要有弱毒活苗和菌體滅活苗;新型主要有重組疫苗、亞單位苗等。
抗生素治療:淘汰雞群中的陽性雞只,并不能夠確保**避免再次感染,為此還要同時配合使用藥物對環境中存在的病菌進行控制。該病的主要治療措施是使用抗生素,但要注意根據雞場的用藥史、病雞日齡以及發病季節等合理制定較完善的藥物治療程序,從而將疾病在初期**消滅,一般是在雛雞及育成雞階段盡可能采取預防用藥。病雞用藥前需要進行細菌分離、鑒定,還要經過藥敏實驗,從而選擇適宜的藥物用于治療。臨床上經常使用的抗生素以及磺胺類藥物等。需要注意的是,磺胺類藥物往往會抑制機體生長,且導致食欲**以及產蛋率下降,且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的雞群更容易感染沙門氏菌。因此,發病雞群經過藥物治療后,還要每星期用藥1次,直到被淘汰。另外,由于沙門氏菌很難使用抗生素達到**根除,因此可使用硫酸新霉素在種蛋孵化前進行噴霧,能夠**控制該病。如果使用卡那霉素,可在每千克水中添加10萬~20萬U,連續使用4天。同時,在每50kg飼料中添加509 2.5%氟哌酸預混劑和250g腐植酸鈉,連續使用5~7天。慶大霉素,在飲水中按每只雞使用8000U添加,連續使用4天。同時,在每50kg飼料中添加40g氯霉素、15g痢特靈、400g食母生,混合均勻后飼喂,連續使用5天。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