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病毒性肝炎
鴨病毒性肝炎,又稱背脖病,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雛鴨身上。病鴨通常會出現精神萎靡、食欲減退、神經癥狀和運動失調等臨床表現。這種病害對養鴨業造成了重大威脅。
一、鴨病毒性肝炎的癥狀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4~20日齡的小鴨,...
一、鴨病毒性肝炎的病因與癥狀1、病因:該病是由鴨肝炎病毒引起...
鴨病毒性腸炎的癥狀有哪些?1、臨床癥狀(1)發病初期,病情較...
一、雛鴨病毒性肝炎什么原因引起的? 該病主要危害1個月內的雛...
一、雛鴨病毒性肝炎的癥狀(一)臨床癥狀1、角弓反張,背脖,尸...
鴨病毒性感冒癥狀有哪些?秋冬季鴨較易感染病毒性感冒,根據病情...
鴨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簡稱DVH),又稱為背脖病,是一種由鴨病毒性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簡稱DHV)引起的、在雛鴨中常見的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
腹瀉:由于病毒干擾和損害鴨子的免疫系統,導致消化道黏膜出現炎癥反應,進而影響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功能。腹瀉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水樣,可能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適感。
嘔吐:由于肝臟受損,膽汁分泌減少,影響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鴨子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這種嘔吐通常發生在飯后,伴隨著胃部不適、上腹部疼痛等癥狀。
食欲減退:鴨病毒性肝炎會導致鴨子的消化系統功能減弱,包括食欲下降。這種癥狀往往伴隨有厭食、食欲不振等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拒食的情況。
體重減輕:由于能量代謝異常以及蛋白質合成障礙,鴨子的體重會減輕。這種情況與肝細胞損傷有關,可能導致鴨子出現消瘦、皮毛無光澤等癥狀,同時可能伴有疲乏無力的現象。
黃疸:由于膽紅素代謝障礙,血清膽紅素濃度升高,鴨子可能會出現黃色的眼白、皮膚和爪墊,有時尿液也會變深色。
1. **防疫與消毒**
- 嚴格的防疫措施和消毒程序是預防鴨病毒性肝炎的關鍵。鴨場應避免從已知或疑似疫區購入雛鴨,以減少病毒傳入的風險。
- 實施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這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傳入和在場內擴散。
- 定期對鴨場的環境、用具進行全面而徹底的消毒,這是預防疾病傳播的必要措施。
2. **免疫預防**
- 鑒于鴨病毒性肝炎病毒的較強抵抗力,免疫接種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 可使用雞胚化鴨肝炎病毒疫苗對種母鴨進行免疫,每只接種1毫升,間隔兩周后重復接種一次,共進行兩次。這樣,種母鴨的抗體可以維持7個月以上,其后代母源抗體也可保持兩周左右,足以保護雛鴨度過最易感的危險期。
- 在環境衛生條件較差或疫情較重的鴨場,除了對種母鴨進行免疫外,還需要在雛鴨8-12日齡時進行鴨肝炎疫苗的主動免疫,或使用免疫母鴨的蛋黃勻漿進行被動免疫,以增強保護力。
3. **雛鴨保護**
- 對于沒有母源抗體保護的雛鴨,在疫情不嚴重的鴨場,可在1日齡時注射肝炎弱毒疫苗0.5-1.0毫升以提供保護。
- 在疫情嚴重的鴨場,必須在雛鴨1日齡時注射鴨病毒性肝炎的卵黃抗體或高免血清0.5-1.0毫升,必要時在8-12日齡時重復注射一次,以確保雛鴨的安全。
4. **治療與繼發感染預防**
- 對于發病初期的病鴨,及時注射鴨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黃抗體或血清,每只1-1.5毫升,可以治愈80%-90%的病鴨,對中度病情的鴨子也有一定療效。
- 目前尚無其他特效藥物用于本病的治療,但可使用廣譜抗生素來預防繼發感染,降低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