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怎樣養豬?
1、掌握行情
身為一個養豬人,一定要有市場意識和經營管理知識。能從市場調查中了解供求情況、價格水平、競爭程度、消費水平、消費習慣等情況,并加以分析、綜合,從而為科學預測和決策提供依據。還應該考慮當地的具體情況,如資金、飼料資源、交通、地理位置、環境及氣候等因素的影響。一旦決策失誤,盲目建場,一定會虧本。
2、選擇優良生豬品種
養豬賺錢的經濟基礎當然是選擇優良品種,我國豬種資源豐富,其中不乏優良品種,如太湖豬、大花白豬、民豬等。它們多以脂肪多、成熟早、繁殖力強、適應性強、耐粗飼而著稱于世,但生長發育慢,瘦肉率低,飼料利用率較低,肉纖維較粗。而引進豬種恰恰可以彌補這些方面的不足,但價格昂貴。豬種的選擇應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如飼料條件、市場對肥瘦肉的需求情況等,**選擇生長發育快、適應性強的二元或三元雜交豬作為肥育豬。
3、疾病預防
威脅養殖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豬病疫情的爆發,一旦發生,將造成極其慘重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養豬經濟效益。所以要做好豬病的預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養防結合,防重于治”的方針。平日里做好科學化、規范化的飼養管理。
4、**飼料成本
養豬人都知道**飼料成本是賺錢的關鍵,所以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當地飼料資源,充分利用青草、甘薯、胡蘿卜、麩皮、玉米、米糠、酒糟、雞糞等廉價原料配制飼料,可大幅度**飼料成本。玉米是飼料中的主要能量來源,在飼料成本中所占比例**,如果充分利用季節差價和區域差價購進,適量貯存,也能**飼料價格。
適合農村養豬方法
在農村養豬戶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什么時候有時間就什么時候喂豬。這樣既不科學,更無法增效。為使農村養豬戶增效,現介紹科學飼養方法如下:
1.定時與定量
喂豬絕不可以今天遲喂,明天早喂,每天應該固定喂豬的時間。這樣會使豬養成習慣,一到時間就想去吃食,并有規律地分泌消化液,吃食特別香,也容易消化,不易鬧腸胃病,如果喂食時間不固定,打亂了豬的生活規律,就容易引起消化機能紊亂,每頓吃起來不香,消化不良,導致豬患胃腸病,時間一長,豬就會消瘦,生長發育遲緩。同樣喂食要定量,喂豬若饑一頓、飽一頓,會使豬消化不良,增重緩慢,所以,當摸清豬大致的采食量后,應確定一個大體的喂量。但同一群甚至同一頭豬的食量大小,往往因氣候條件、飼料適口性、飼喂技術等而有差異。飼喂者掌握了豬的食量后,還要根據豬體的營養狀況、飼料情況和食欲情況,靈活掌握飼料的喂量。一般以飼喂后槽內不剩食,豬不舔槽為宜。如槽內有剩食,下次可減少點;如果不夠吃,下次可多喂點。豬的食欲一般在傍晚最旺,早晨次之,午間最差,一天的喂量應大體根據這個規律來分配,使豬始終保持旺盛的食欲。
2.少餐與多餐
必須根據豬的類別、年齡、季節和飼料性質來決定餐數,不能一概而論。哺乳仔豬胃容積小,消化力弱,從7日齡開始主要是誘食,可不限餐數;20日齡起至斷乳,每天可喂6頓以上;剛斷乳的小豬對飼料的消化機能正處于日趨增強的階段,每天可喂4—5頓;帶仔母豬和妊娠后期的母豬,需要養分多,每天可喂4頓;架子豬、大肉豬、空懷母豬、公豬日喂3頓**。夏季天氣炎熱、晝長夜短,豬的活動時間也長,可酌情加喂1—2頓稀食,可防餓補水。冬季寒冷,晝短夜長,則早晨**頓要喂得早,晚上一頓要喂得遲,以適當拉開3頓的間隔時間。而且晚上一頓還要喂得稠,以防俄御寒。
3.生喂與熟喂
在農村,許多養豬戶有飼喂熟食的習慣,認為熟喂可以縮小飼料體積,軟化粗纖維,豬可以多吃,又可以**消化率。據試驗,飼料的類型不同,生喂與熟喂有所區別,青、粗料類型日糧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組高,蛋白質和粗纖維的消化率二者無顯著差別。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飼料,如菜籽餅、棉籽餅、豆餅,泔水等經過蒸煮可以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但多數精料類型日糧,生喂比熟喂好,一般煮熟后的精料要損失5%~10%的營養成分,生料飼喂肉豬,平均日增重比熟喂**10%,每增一千克毛重可節省精料0.2—0.3千克,蛋白質消化率生喂比熟喂高。此外,生料喂豬可以節省許多人工和燃料。
4.稠喂與稀喂
稀喂因含水量多,導致消化液分泌減少,加速胃排空,使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勢必**飼料營養成分的消化率。稠喂特別是生干喂和生濕喂,能加強豬的咀嚼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延長飼料在胃內停留的時間和**營養成分的吸收率,因此提倡稠喂,干飼料拌水或干飼料拌青飼料漿水,干濕程度以捏得攏、散得開為宜。
農村養豬要注意的10大誤區
1、農村養豬戶只用雜交豬作種豬。有的農民只認為雜交豬是良種豬,個大、體壯,留作種豬一定**。殊不知雜交豬遺傳性能不穩定,作種用后代會出現嚴重的性狀分離,飼料報酬低,生長速度慢,抗病力減弱。
2、顆粒飼料加水喂。顆粒飼料是由全價配合粉料機壓制而成,適口性好,飼喂方便,只需直接干喂后再供給充足飲水**。但有的農村養豬戶仍像使用粉料一樣將其加水拌成粥狀,從而使其營養成分受到嚴重破壞。
3、去勢防疫同步搞。不少農村養豬戶為圖省事,在給豬去勢時一并進行防疫注射,造成去勢傷口難以愈合,防疫效果也**。如果改在去勢后10-15天再進行防疫,效果更佳。
4、不注重母豬飼養管理和營養需要。有的農村養豬戶主要以玉米、青糠、豆餅、泔水等喂母豬,母豬不用全價料,很多農戶用自配雜食,導致窩重小,奶水不夠,影響著整體的商品豬生產,所以必須在母豬時就用全價配合料,才能**生豬的生產力。
5、當仔豬出現拉稀時不敢給水喝,怕越是喝水越是拉稀。幾乎所有農村養豬戶都有這種觀點,這種誤區就導致仔豬拉稀后出現脫水而使病情更嚴重。
6、80%的農戶喂水食。水放得很多,還長時間泡飼料,這樣不僅導致飼料中營養成分分解失效,水食在胃腸道中停留時間短、排泄快、消耗熱能多,且消化液被沖淡,不利于消化,農村養豬戶認為喂水時豬吃得飽,喂干料耗料多,且有長期習慣問題,所以很難改變這種現象。干喂方法是料水比 1∶1,拌勻后及時喂,圈內應有兩個槽,一個是料槽,一個是水槽,水槽應保持不斷水。
7、認為仔豬未斷奶前不應補料。這樣就導致哺乳后期奶量不夠,乳豬營養不足,使斷奶時窩重較小,拉稀的發生率較高,所以應大力提倡7-10日齡補料的好處。
8、在育肥豬飼料中長期添加大量土霉素。認為這樣可以讓豬長得更快。其實長期添加大量土霉素,由于豬體產生抗藥性,不僅浪費成本,而且可能抑制豬的生長,且產生藥殘會對人體有害。
9、認為仔豬拉稀都是由飼料引起的。農村養豬戶就想用一種好的飼料豬吃了不拉稀,而忽略了不良飼養管理才是導致仔豬拉稀的最主要原因。
10、豬喂得越大越好。不少農村養豬戶都喜歡喂大肥豬,殊不知肥豬超過90公斤后生長速度**減慢,且以沉積脂肪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后也不好銷售。一般育肥豬以達到90公斤左右出欄或屠宰。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