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苗要打哪些疫苗?
1、 1-3日齡雛雞較為脆弱,只適生存在35-40度的溫熱環境中,而這種環境也極易滋生**病菌影響雛雞的健康,其中就有一種致病致死非常高的病菌馬立克氏病菌,這種病菌可以在沒有宿體的溫室條件下生存4-8月這久,所以一般養殖場都會在小雞孵后先給小雞接種馬立克氏病疫苗。接種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注射劑量以不同的疫苗種類而不同。目前養殖場比較常用的是馬立克CVI988株細胞結合苗和FC-126凍干疫苗,前者保護力好,但價格相對要高,后者反之。
2、5日齡雛雞宜進行一次雞腎型傳支病菌防疫,雞腎型傳支病菌是一種急性、烈性的高度雞禽傳染病,具有傳染速度快,發病急,易感染,死亡率高等特點。該病主要發生在雞身上,對**年齡的雞都易感染,雛雞更易感染,所以這種病菌的防疫越早越好,而且要進行多次防疫。
因為這類病菌的主要傳染方式是通過雞的呼吸道傳染,所以目前比較通用的雛雞防疫方法是用新腎支28/86疫苗點眼和滴鼻。
3、10-11齡雞宜進行一次法氏囊病菌防疫。法氏囊是鳥類特有的免疫器官(這里說明一下,雞也是鳥類,只是飛行能力退化了),法氏囊病也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菌,并具有高爆發持續性久等特點。小雞被感染后,可導致其免疫能力下降或免疫缺陷,疫苗接種失敗等后果,所以該病防疫宜早不宜遲,3-6周齡感染發病率較高。
法氏囊病菌的主要傳染方式是通過雞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所以比較通用的方式也是用法氏囊疫液滴鼻。
4、17-20日齡雞:雞腎型傳支病菌感染進入高發期,所以需要進行第二次新腎支28/86疫苗點眼和滴鼻的防疫。
5、25日齡雞:法氏囊病進入高發期,同樣也需要進行第二次法氏囊疫苗滴鼻防疫。
6、30日齡雞:新城疫防治。新城疫是對于雞禽來說是一種高傳染性、高發病率、致死率極高的疫病,所以雞禽養殖來說要新城疫的防疫也刻不容緩。有一些養殖雞場,在5日雛雞時就進行一次新支H120滴鼻點眼防疫,往后第50日齡進行第二次皮下注射防疫。
這里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30日齡采用新支H52疫苗皮下注射的防疫方法。
7、35日齡雞宜進行雞痘疫苗接種。雞痘是一種急性的接觸性傳染病,感染雞痘后會使雞的生長速度緩慢,產蛋率低下等后果,雛雞感染可以引起較高的死亡率。雞痘的接種方法是采用刺種的方式,具體操作是在雛雞的翅膀中部一處無毛、無骨、無血管、無神經的皮膚上用刺種針蘸上疫苗水刺穿。
如何**雞苗成活率?
1、合適的雞窩
要有合適的高度,防止小雞跳出來。彎曲或者圓形是較好的,深角不適合飼養小雞,而且在拐角處容易早成擁擠踩踏。雞窩里需要墊一些東西,較好是松木丸或者刨花,深度5厘米左右較好。不要用鋸末,會影響小雞呼吸系統。更不能用報紙,報紙是濕滑的,特別是在潮濕的時候,可能導致小雞“張腿”的狀況。
2、加熱燈
雛雞尤其是新買回來的小雞都比較脆弱,它們既沒有長出羽毛也沒有母雞保護,一個小的加熱燈不僅使他們溫暖,而且還有助于保護他們不被他們的同伴們啄食。重要的是要確保加熱燈是穩定的,附近不要任何可以著火的東西。
3、保持合適的溫度
要特別注意給雛雞苗保持合適的溫度,1—3日齡把溫度調節為40—35℃,4—5日齡把溫度調節為34—33℃,6—8日齡把溫度調節33—32℃,9—12日齡把溫度調節為32—30℃,13—20日齡把溫度調節為30—28℃,20日齡后可生活在常溫。在實際操作中溫度要以雛雞能在箱內自由活動、活潑為準。并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特別是冬季一定要處理好保溫和通風關系。
4、飲水
把小雞帶回家的時候要注意給雛雞提供充足的水,因為水比食物更重要。帶回來后要把它們放在溫度合適的養殖箱中并給它們提供充足的飲水。容器較好使用金屬的,因為塑料容易破裂和泄漏,而且盡量不要使用開口和太深的容器會導致小雞淹死。在剛開始養小雞的時候,因為水比較重要所以以確保他們先喝了水,再等一個**左右才能喂食。而且要始終保持清潔的水。
5、喂食
養育小雞需要從適當的食物開始,以獲得較佳的健康和成長。喂養雛雞較重要的就是蛋白質的量。飼養蛋雞或兩用品種在雛雞前六周每天需要16至18克的蛋白質。肉雞對蛋白質需求量較高,頭3周每天要攝入23克蛋白質,從3至6周逐漸降至20克。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