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脫肛的原因有哪些?
雞脫肛的原因有很多,仔細劃分可分為以下5個方面的原因:
1.營養失衡。在產蛋高峰期日糧營養濃度過大,特別是其中蛋白質含量過大,蛋雞產蛋過大,蛋雞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致使憶門失禁而脫肛。產蛋雞日糧中粗纖維含量過低、飼料的營養濃度過大,胃腸蠕動減弱,因胃腸道空虛使雞產生饑餓感而引起啄癖的同時,又可引發脫肛。此外,如產蛋雞攝入的粗纖維過多,也可導致雞的消化不良、腹瀉,進而發生脫肛。日糧中維生素E缺乏,會使性激素分泌不平衡。維生素A的缺乏,會使輸卵管及泄殖腔黏膜上皮角質化而失去彈性,雞產蛋不通暢,導致脫肛。此外,在盛產期若維生素D缺乏、鈣磷比例失調,也會使日糧中的鈣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剩余的鈣則沉積腸道,刺激暢黏膜發炎,排糞時強力努責,造成脫肛。
2.光照不當。過早地補充光照或無規律性地延長光照時間、增加光照強度,會造成母雞過度興奮、神經敏感、互相啄斗、性成熟過早、提早產蛋或打亂產蛋規律而引起難產脫肛。此外,在盛產期若光照不足也會使日糧中的鈣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導致脫肛。
3.運動缺乏。籠養雞運動量不足,特別是在冬春季節,舍溫較低,雞易患腿病,不能站立,腹部下垂,引起愎內壓增高而導致脫肛。產蛋雞在育成期如運動不足,尤其是在產蛋期日糧能量濃嚏過高的情況下,將導致雞體內脂肪沉積過多,造成雞體過胖。由于恥骨間和下腹部的大量脂肪壓迫輸卵管,阻塞產道,加之泄殖腔周圍脂肪沉積使組織彈性**,使輸卵管肌肉過度緊張,每次產蛋都過分努責,即使在產蛋后輸卵管也不能正常恢復,最終導致脫肛。
4.疾病誘發。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慢性禽霍亂等腹瀉性疾病可導致機體中氣下陷,肛門失禁,可致脫肛。同時,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也會導致腸道、肛門、輸卵管及泄殖腔并發炎癥,誘發脫肛。長期飼喂霉變腐敗飼料會導致消化道炎癥,引起腹瀉,導致脫肛。此外,腹腔腫瘤等也易引起母雞脫肛。
5.其他因素。雛雞階段未斷喙或斷喙不合理,雛雞達產蛋日齡時會因自啄或互啄而引起脫肛。母雞產蛋時受驚嚇,或有啄癖的雞啄產蛋雞外翻的肛門時均可造成脫肛。種雞人工授精時,工作人員操作方法不當,如翻肛時用力過猛或操作時間過長,使翻出體外的泄殖腔不易復位,輸精時器械造成泄殖腔或輸卵管損傷出血等,都易引起脫肛。后備母雞由于飼養管理不善或因發生一些疾病,導致雞群整齊度差,體重、體型偏小,骨骼肌肉發育不良,這樣的雞群開產后易發生脫肛。此外,產白殼蛋的雞脫肛發生率通常高于產褐殼蛋的雞,這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
如何治療雞脫肛**?
1、立即隔離病雞,單獨飼養以免引起啄肛癖。
2、病初可先用飽和鹽溶液熱敷,以減輕充血和水腫;再用0.1%高錳酸鉀水或生理鹽水洗凈,小心地推回原處,若再度脫出,可重新整復,每天處理3—4次,直到不再脫出。
3、如發生肛門淋(慢性炎癥)環繞肛門形成韌性黃色白喉性假膜并有惡臭味時,可用金霉素軟膏治療。
雞脫肛預防措施
頑固的,往往又再復發,因此應著眼于預防。而預防則須特別注意飼養管理。
1、春初產蛋量上升時,日糧中的動物性飼料要減少。
2、加強運動,多曬太陽,防止雞群受驚。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