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對業存在著一定的潛在性危害,原來將腎病定義歸結為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腎臟機能障礙的總稱。但就目前情況,也不能一概全然視之。
不同的原因引起不同情況的腎臟疾病及有不同的表現狀態,尤其治療起來更加不能一致對待,以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現就腎臟表現狀況簡單分類如下:
1、腎腫、腎炎:
致病原因:
(1) 疾病方面:包括病毒和寄生蟲,前者常見的右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炎、禽腎炎病毒、馬立克氏病、新城疫、大腸桿菌等;后者常見的有螺旋體和住白細胞原蟲。這些傳染因素均有很強的嗜腎性,他們感染腎細胞后,寄生在細胞內,對腎細胞和其功能均有破壞作用,使腎細胞失去或影響其過濾能力,導致大量尿酸鹽沉積于腎臟或體外。
(2) 藥物:磺胺類藥物的中毒劑量很接近治療劑量,如果用藥不當,往往會發生磺胺中毒,并在腎內形成結晶,影響腎功能。此外,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類和喹乙醇等在體內是通過腎進行清除的,是一種潛在的毒性物質,使用不當會損害腎臟。
(3) 毒素:霉菌和植物毒素污染的會產生一定的毒素引起中毒,如桔霉素、赫曲霉素和卵孢霉素都具有腎毒性,并引起腎炎等。
癥狀表現:
精神萎頓、羽毛蓬亂、排白色水樣稀便,糞便大量尿酸鹽沉積,采食量減少,飲水量加大。
剖檢癥狀:
腎臟**腫脹,有大量尿酸鹽沉積,有的出血、充血,或形成花斑腎,輸尿管中充滿尿酸鹽。
治療:
用排腎藥,以西藥(腎益舒)或中西結合的排腎藥物(腎支立克或腎支速效散)為主,按標準劑量用兩天,甚至于嚴重時要用到兩種排腎藥物,但每種都要減輕量使用。
后期用補腎(六味地黃散)藥物,要求純中藥制劑,連續使用3-5日,以促進繼續清除腎內毒素及恢復腎能力。
2、腎功能下降:
致病原因:
(1) 天氣炎熱,飲水量極大,因水主要經腎排泄,勢必加重腎臟負擔過重,且常腹瀉,機體長處于半脫水狀態,體質較低,時間太長,則造成腎功能下降。
(2) 營養因素:為創造效益及生長發育和維持較高生產性能所必需,戶常加大營養含量,中的營養成分過多,會嚴重影響肝臟的消化代謝功能,肝腎本屬同根生,直接會影響到腎臟的代謝機能,從而使腎功能嚴重下降。
(3) 空氣質量:戶在不完善的通風狀態下,及未能及時清除糞便,造成糞便在舍內產生發酵,形成大量氨氣等,直接刺激機體免疫器官,腎屬免疫器官之一主要器官,難免會首要很大影響及刺激,造成功能減退。
(4) 生產能力很高的,很久的,如果長期腎臟得不到該有的維護,腎功能會下降很嚴重,因腎屬生殖系統之源。
臨床癥狀:
冠、髯尖部顯紫色,根部發白,面部發紺,冠、髯、面部無光澤,呈水樣腹瀉不止,產蛋率下降或難以上升,蛋殼顏色變淺,肉生長緩慢。飲水量加大。
剖檢癥狀:
腎略微腫起,稍隆出肋骨界面,色澤變成淺白色。
治療:
用口服補液鹽0.5%,視情況而定,每日用一次,連用2-3日。
同時配合補肝腎類中藥(六味地黃散),連用7-10日。
切忌用西藥。
3、腎衰:(以仔和肉為主)
致病原因:
(1) 夏季天氣炎熱,機體排水量大,需水量也大,當水槽不夠或添水不及時時,造成渴水時間太長,而形成腎功能衰弱。
(2) 當腎臟疾病較重,或腎衰弱時,用大量的抗菌素治療時,同時配合排腎藥用量過大,未能及時補救時造成腎衰竭。
分類:
分為腎衰弱和腎衰竭。
臨床表現:
腎衰弱:大群精神狀態較弱,發蔫,部分精神狀態無表現,爪干枯黃,無光澤,糞便干硬。
腎衰竭:大批死亡,采食廢絕,飲水廢絕。極度脫水。
剖檢癥狀:
腎臟顯紺,暗紫色或白色相間,凹入肋骨槽內。
治療:
用口服補液鹽0.5%,配合電解質和維生素C,視情況,每日一次,連用2-3日。維生素C和電解質可適當加長時間。
同時用補腎中藥(**為口服液,要求純中藥)用5-7日。以恢復腎功能。
當腎衰竭時,幾乎無治療價值,但可對一些較輕癥狀者用補腎中藥口服液滴口,然后用0.5%口服補液鹽配合電解質滴口,可見到一定效果。
也可將六味地黃散用開水煮半**后,濾出湯汁按上述方法使用。
注:因腎病復雜,治療時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合理藥物及合理治療方案,以免誤差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