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病是淡水魚的主要病害之一,爛尾病即魚的鰭等腐爛的一種疾病,嚴重時尾部爛掉,骨骼外露,可引起病魚大批死亡。 只要魚尾部被擦傷,或被寄生蟲等損傷后,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那么這種疾病就可能大面積爆發。那么,魚爛尾應該怎么辦,如何解決呢?
魚苗爛身、爛尾,甚至出現死亡的現象。業內人士分析,原因有四:
1.天氣不穩定,暴雨連連,水溫變化幅度大,魚苗轉運下塘后易產生應激反應,尤其是早苗體質弱,更易染病。
2.高密度、高投入、高產量養殖模式,使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個體間傳染病機率增大。
3.為了預防魚病,養殖戶習慣性進行化學藥物預防,亂用濫用殺蟲和殺菌藥(二氧化氯、三氯異氰脲酸等),破壞水體微生態平衡和魚苗的免疫系統,導致魚苗易發病,尤其是苗種場,使用二氧化氯等殺菌藥幾乎是家常便飯,經常殺得水質清淡,嚴重破壞了魚苗的體表免疫屏障。
4.養殖戶在魚苗下塘前只注重**水中有害化學物質的含量,而常常忽視水體中良好菌相的培育,魚苗發病后,更只知用化學藥物消毒,使水體微生態環境更加惡化,不知用生態方法防治。
應對魚苗死亡,不少養殖場和養殖戶使用酵素菌技術,探索出了一些行之**的防治措施,值得借鑒。
一、苗種場在做好健康育苗措施的基礎上,使用酵素菌產品調水育朝苗。增城市水產行業協會會長黎潮勝的苗場使用酵素菌產品標苗,不影響魚苗的雄性率,對比往年,標粗成活率**了30%,朝苗生猛整齊。
二、苗場和魚苗經銷商指導養殖戶使用酵素菌產品培水,規避了魚苗爛身、爛尾的現象。
三、養殖戶在做好常規清塘消毒的基礎上,將水體pH值調至7.2~8.5后,使用酵素菌產品培水,然后放苗。
四、魚苗出現輕度爛身時,調好水體pH在7.2~8.5之間,用復合酚或其它消毒藥物消毒一次,五天后再使用酵素菌調水。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