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傳染性漿膜炎用什么藥治療效果好?
8~10齡的雛鴨患病初期用多維素和黃芪多糖飲水,同時用氨基糖苷類、喹若酮類、多粘菌素B及磺胺類等藥物治療有良好效果,病重的用慶大霉素、黃芪多糖注射液或氟苯尼考注射液注射。
通過以上治療措施,4天后基本得到控制,病鴨大部分**,食欲及生長發育良好,但要對個別搖頭、轉圈等神經癥狀后遺癥的鴨堅決淘汰。
鴨傳染性漿膜炎的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首先選擇地勢較高、干燥、陰涼的場地建鴨舍;其次抓好消毒環節,每批飼養的鴨一定做到全進全出,**養鴨場地少污染或較**的環境;第三,不要采取套養的方法;第四,減少應激因素,特別注意育雛環境的衛生條件,保持干燥通風,注意防寒,防止密度過大。
2.切實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種。鴨傳染性漿膜炎的血清型多,因此要篩選適合本地區的優勢血清型菌株,經疫苗免疫后能**控制本病的發生。
鴨傳染性漿膜炎的流行特點
該病主要感染鴨,某些禽類也可感染。在自然情況下,2~5周齡雛鴨易感,但現在飼養全程都可感染。在污染鴨群中,感染率很高,可達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間。育雛舍鴨群密度過大,空氣不流通,地面潮濕,衛生條件不好,飼料中蛋白質水平過低,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以及其他應激因素等均可導致該病發生和流行。
該病主要經呼吸道或皮膚傷口感染,被細菌污染的空氣是重要的傳播途徑,經蛋傳遞可能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原因。該病無**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冬季節較為多發,易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致使死亡率增高。
鴨傳染性漿膜炎的癥狀特征
1.臨床癥狀:病程一般為1~2天。2~5周齡的鴨病程可達1周以上,呈急性或慢性經過。主要表現精神沉郁,食欲減退,肢軟臥底,不愿走動,常呈犬坐姿勢,進而出現共濟失調,痙攣性點頭或搖頭擺尾,前仰后翻,成仰臥姿勢,有的可見頭頸歪斜,轉圈(注意與鴨病毒性肝炎區分),后退行走,病鴨消瘦,呼吸困難,最后衰竭死亡。
2.病理變化:特征性病理變化是漿膜面上有纖維素性炎性滲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氣囊壁的炎癥為主。心包膜上覆著淡黃色或干酪樣纖維素滲出物,心包囊內充滿黃色絮狀物和淡黃色滲出液。肝臟表面覆蓋一層灰白色或灰黃色纖維素性膜。氣囊混濁增厚,氣囊壁上附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脾臟腫大或腫大不**,表面附有纖維素性薄膜,有的病例脾臟**腫大,呈紅灰色斑駁狀。腦膜及腦實質血管擴張、淤血。慢性病例常見脛跖關節及跗關節腫脹,切開見關節液增多。少數輸卵管內有干酪樣滲出物。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