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 原
包涵體肝炎的病原為禽腺病毒,是禽類腺病毒屬中的成員之一。禽腺病毒的血清型很多,目前已知的有12個型,其中F1~F10的10個血清型均與自然暴發包涵體肝炎有關,對熱和酸穩定,抗紫外線,但對福爾馬林和碘是敏感的。腺病毒是一種條件性病毒,只有當存在其他誘發性因素的條件下才會引起發病。
二、病原
病雞和帶毒雞是本病的傳染源。本病可通過雞蛋傳遞病毒,也可從糞便排出,因接觸病雞和污染的雞舍而傳染。感染后如果繼發大腸桿菌病或梭菌病,則死亡率和肉品廢棄率均會增高。本病的嚴重性取決于是否發生過其他疾病。
三、流行病學
多發于4~9周齡的雞,其中以5~7周齡的雞最多發。在種雞群或成年雞群中往往不能察覺其臨診癥狀,主要是表現為種蛋孵化率低和雛雞的死亡率增高。病雛則顯現典型的肝炎和貧血。雞感染后可成為終身帶毒者,并可間歇性排毒。
四、臨床癥狀
病雞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不食,翅膀下垂,羽毛蓬亂,雙腳麻痹,瞼和冠發白,有的病雞呈現黃疸。臨死前有的發出鳴叫聲,并出現頭背反弓等神經癥狀。在生長雞群中發病迅速,隨之出現**性急性貧血,委頓,發熱以及死亡率增高等。發病率可達100%,但死亡率一般為2%~10%,有時可達30%~40%。一般病程為10~14d,不滿5周齡的雛雞感染時一般到8周齡時**完全痊愈。病雞產的蛋孵出的雛雞在出殼前已被感染,在這種情況下,雛雞的死亡率可高達40%。感染本病的1日齡雛雞呈現嚴重貧血癥狀。
五、部檢變化
部檢可見急性溶血性貧血伴有黃疸及骨髓蒼白特征性病變是肝臟顯著腫大,邊緣鈍厚,質脆、脂肪變性肝表面呈現條壺狀出血,被膜下有較大面積淤血和灶狀出血,并有大小不一的黃白色壞死灶。脾和腎輕度腫大,器官的包膜下和肌肉廣泛出血。肝細胞的核內包涵體具有診斷急義。
六、防治措施
給雞群喂抗生素并結合使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K,使損失降到**限度。
有包涵體肝炎可疑雞蛋孵出的雛雞,應在其可能暴發本病之前2~3d喂治療藥物,應連續喂4~5d。在抗生素治療結束后,可接著再喂3~5d的微量元素鐵、銅和鈷的合劑,這樣可以加速貧血的恢復。
從包涵體肝炎陽性種雞群中培育的雛雞,應與其他家禽隔離飼養。注意搞好衛生,消除應激因素,如寒冷、過熱、賊風以及斷喙過度等。本病的預防主要還是從加強飼養管理,控制誘因等方面來考慮。碘制劑和次氯酸鈉對腺病毒有較好的消毒效果,可選用。由于病毒的型很多,使用疫苗的效果并不很理想。
對于本病的治療主要加抗病毒類藥,可用頭孢重感靈一袋兌兩百斤水,康爾得一袋兩百斤水,然后再用維歧麗寶200g兌200kg水飲用,同時使用保肝護腎散一袋五百斤拌料活力素拌料加強雞的營養。
免責聲明:
1、本文來自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
2、本網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版權若有侵犯,請在發表之日起30天內聯系本網(致電我們或發郵件:80068959@qq.com),我們將在**時間內刪除。
3、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9-2023 514193.COM All right reserved. 獸藥招商網 版權所有